从文明审计谈贯彻国家审计准则
耿中太 张木松(江苏省灌南县审计局 江苏省灌南县财政局)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5日】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文明审计首次正式写进国家级层面法规之中,彰显与时俱进的新理念。如何加深对文明审计的探讨、理解和执行,对于审计机关特别是基层审计机关贯彻落实国家审计准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明审计  国家审计准则

    文明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过程中,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行业文明礼仪和职业道德,应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按照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原则,独立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经济效益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反映审计人员个人内在素质、展示审计队伍外部形象的一种工作行为。今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履行法定审计职责的行为规范,是执行审计业务的职业标准,是评价审计质量的基本尺度,也是各级审计机关制定审计业务操作规程的基本依据。新准则以科学发现观为指导,对审计事业发展的历程进行了科学总结,吸收了理论界和各级审计机关的创新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审计职业标准和职业操作基本规范。新准则正式提出了文明审计,彰显与时俱进的新理念。加深对文明审计这一事项的探讨、理解和执行,对于审计机关特别是基层审计机关贯彻落实新准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准则提出文明审计的出发点
    社会进步客观上对全社会的各个层面提出了文明共建的具体要求。文明审计较早提出是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听取审计署工作汇报时,对审计工作提出了“依照法律,符合程序,提高质量,文明审计”的要求。审计机关成立二十多年来,历经多个发展阶段,顺利地完成了历史的跨越与进步。新准则倡导文明审计,这意味着审计机关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个以文明为标志的发展阶段。能否正确理解文明审计,并努力实践之,又将是审计机关能否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身跨越与进步的关键。
    (一)文明审计是审计机关发挥职能作用的必然要求
    审计机关是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一个“免疫系统”。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是预防、揭示和抵御经济运行中的障碍、矛盾和风险,是“受人民委托,依法、独立、专门、主动去预防、揭示和查处问题,促进其它各个系统功能平衡,使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安全”(刘家义语)。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是由多个“免疫”作用构成的,包括审计查错纠弊、揭露批判、防范预警、监督制约、建设完善等审计所有的行为和作用。所有的这些功能和作用,如果离开文明审计,那审计机关的作用就无从谈起。审计机关要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作用,就必须采用文明审计的方式、方法,查错纠弊、揭露问题、监督制约权力运行、提出建设性意见,才能说真正地或者较好地发挥了审计机关的职能作用。所有的这些都是与文明审计密切相关的,因此,文明审计是审计机关发挥职能作用的必然要求,也是其履职尽职的表现。
    (二)文明审计是树立良好职业形象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决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审计监督权属于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要敢于“亮权”,“亮权”的目的就是为了“制权”。“制权”就是为了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约束力。文明审计表明审计机关在行使监督权的同时,也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在审计中,一些“老爷”习气,“衙门”作风,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什么都懂,什么都行;遇事不讲文明,讲话粗鲁,举止粗俗;办事不讲程序,意气用事,胡乱行事;办事不讲纪律,吃拿卡要,以手中检查权为要挟,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诸如此类,与文明审计格格不入。审计人员只有克服这些不文明的问题,才能体现审计机关的战斗力,才能体现出审计人员的水平与良好的精神风貌。因此,文明审计是树立良好职业形象的重要途径。
         (三)文明审计是顺应人民群众的良好期待
          审计监督是一种受托责任,目的是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促进财政资金的节俭使用、廉洁使用,提高其使用效益。人民群众对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非常关注,对公共财政管理中,特别是三公支出存在的腐败问题深恶痛绝,文明审计就是为了更好地依法审计。依法审计,查处公共经济管理中有的还可能存在腐败等问题,并由审计机关依照授权去处理,以达到纠正的目的。正是顺应了人民群众要求查处公共财政使用中的违法行为的迫切愿望,把文明审计贯穿于新准则始终。文明审计是依法审计的基础,文明审计与依法审计是相互相成的关系,文明审计就要妥善处理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既要敢于坚持原则,又要平等待人,以理服人。依法审计与文明审计的完美结合,才能既维护财经法纪的严肃性,确保国家政策法令的畅通,又能帮助被审计单位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文明审计正是顺应了人民群众的良好期待。
         二、新准则提出文明审计的着力点
         新准则围绕国家审计特点,提出了文明审计,着力在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人员素质建设等方面围绕文明审计作出了一系列规定,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一)文明审计在计划安排上有新规定
    原准则有关审计项目计划管理部分只对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安排提出了程序性要求,没有对文明审计等提出具体要求。新准则除对审计机关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作出程序性规定,还对年度审计计划的具体项目安排提出了要求。第三章审计计划的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审计机关同一年度内对同一被审计单位实施不同的审计项目,应当在人员和时间安排上进行协调,尽量避免给被审计单位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新准则的要求是审计机关能够想被审计单位之所想,体谅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充分体现了文明审计的要求。
    (二)文明审计在审计实施上有新体现
    原准则虽然在文明审计方面有所反映,但不够细细致、不够明确,可操作性不强。新准则在文明审计方面规定更细致、层次更明显,操作性更强。新准则第五十六条提出,“审计通知书的内容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依据、审计范围、审计起始时间、审计组长及其他成员名单和被审计单位配合审计工作的要求。同时,还应当向被审计单位告知审计组的审计纪律要求。采用跟踪审计方式实施审计的,审计通知书应当列明跟踪审计的具体方式和要求。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审计通知书应当列明专项审计调查的要求”。可见,这些规定的实质是尊重被审计单位,是文明、礼貌在审计实施时的体现。第七十六条“审计人员在检查被审计单位相关信息系统时,可以利用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现有功能或者采用其他计算机技术和工具,检查中应当避免对被审计单位相关信息系统及其电子数据造成不良影响”。从中看出,这样要求很有时代气息,是文明、礼貌在审计工作中的体现。
         (三)文明审计在人员素质及与被审计单位关系上有新要求
    原准则有关审计人员文明审计方面,主要针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执业基础作出规范,未明确提出文明审计。新准则不但对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执业基础作出了规定,而且对审计人员文明审计的能力素质及与被审计单位关系上提出新要求。新准则第二十五条提出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当“坚持文明审计,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新准则重点突出审计机关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时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保持合适的关系,其前提内容应为“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并听取其意见”;“客观公正地作出审计结论,尊重并维护被审计单位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审计纪律”。所有的这些要求,对审计人员的文明素养和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审计职业道德和廉洁从审的具体体现,惟有这样才能做到依法审计与文明审计的完美结合,程序规范与质量提升的相互促进,达到审计监督坚强有力的目的。
         三、贯彻新准则文明审计规定的落脚点
    从归纳的新准则中有关文明审计的规定和要求来看,新准则是将文明审计作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从事审计业务的重点来设计的,构成中国特色审计的一个理论体系和实务操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首次将文明审计正式写入国家层面的法规之中。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新准则,认真研读准则,进一步加深对准则各项要求的理解;每进行一项审计业务工作,都要对照新准则的要求,以准则为准绳规范审计工作行为;边干边学,边学边用,学用结合;对新准则的原则要求,要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推进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
         (一)坚持依法审计、严格程序
    审计工作是执法工作,必须做到依法审计,也就是依法确定审计对象,严格执行审计程序,依法作出审计处理。程序是审计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具体要求,既是文明审计的核心和成果反映,也体现了文明审计的要求。严格程序是依法审计的前提和保障,依法审计是做到严格程序的必然结果。做到依法审计、严格程序必须要在六个重点环节上下功夫:一是重视抓好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是审计事项的源头。本着全覆盖、有重点、服务大局的原则安排计划,体现新准则文明审计要求。把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审计对象作为审计重点。二是审前调查要在分析上下功夫。要弄清被审计对象基本情况,把握宏观态势,理清审计思路,突出审计重点。三是审计取证要在判断落实上下功夫。除对被审计单位内部取证外,要关注外部取证和对个人取证;要注意异常情况和突击抽查;要特别关注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情况;做到证据确凿、判断准确。四是审计定性要在准确上下功夫。适用法规、文字表述、定性定量准确无误。五是审计交换意见要在沟通协调上下功夫。讲事实、讲法规、讲道理。六是审计成果要在提炼上下功夫。审计成果根源于过硬的审计质量和独特的新闻视角。按照新准则的要求利用专题报告、审计信息等形式向政府或上级部门报告,切实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便于审计整改。基层审计机关对发现的体制、机制性、倾向性问题,可以以理论文章、建议呼声的方式向党报党刊、审计报刊投稿,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二)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一是必须坚持科学的审计思维方式凡事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深入进行调查和综合分析,不仅弄清问题的实质,还要找准问题的原因,分析产生的影响和后果,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二是必须以人品修养和职业素养为保证。实事求是看似方法问题,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和立场问题。审计职业素养是指审计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审计人员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实现在我完善,推动本职工作顺利完成。三是平等待人、沟通协调。第一,要尊重他人,谦虚谨慎。要设身处地的替对方着想,多体谅对方的难处,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尊重他们发表意见的权利。第二是要说话得体,注意方法。防止以监督者自居,以权压人,盛气凌人,工作中不讲大话、粗话、过头话,注意用平和的语气说话。第三是要坚持原则,把握分寸。要在严格依法办事的前提,充分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妥善处理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三)坚持守纪规范、积极进取
    首先,遵守纪律就是要遵守审计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这是依法审计、文明审计的保障。行为规范就是要按照有关规定办事,克服行为的随意性。遵守纪律是行为规范的前提和保证,行为规范则是遵守纪律的必然结果。怎样才能做到遵守纪律呢?要严格落实新准则等相关规定,认真执行法定的审计程序,确保审计项目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理合法。要严格遵守”八不准”审计纪律。廉政问题不可小视,它不仅反映了审计人员的个人修养,而且直接影响到审计的客观公正,必须坚决遵守。其次,要培养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进取精神既是自我选择、扬弃与接纳的思想碰撞过程,也是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思想孕育、萌动和生长的过程,正是这种精神推动着社会与历史的向前发展。开展文明审计需要培养这种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把个人的价值实现与审计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对党和国家忠诚、对人民负责、对事业追求的崇高境界,以文明、科学、守信、创新、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精神状态,体现出一种良好的文明素养。审计人员必须持之以恒地提高个人文明素养,才能不断提高依法审计和文明审计的水平,才能以更好的审计成果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促进审计监督作用的更大发挥,推进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耿中太 张木松)

    主要参考文献:
    苏士军.2011.开展“文明审计”的几点思考[J].中国审计(12):71-72.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