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研究
王振宇(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办)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1日】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审计目标在审计项目中具有决定、起始和引领地位,发挥着提纲挈领、控制和提升的作用。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研究,是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工作,也是清晰界定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的重要抓手。对于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具体又可细化为财政审计目标、环境审计目标、土地审计目标、投资项目审计目标等。
    关键词: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 经济责任审计 审计目标

    正文:
    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强、难度大、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这就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地方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项目的实践,为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党委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更侧重中央政策路线方针的落实,政府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更侧重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我们有必要从理论的高度上进一步深化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研究。
    一、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审计目标的概念。
    目标在《汉语词典》中定义为人们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审计目标就是审计人员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境地或标准,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目标与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任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和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工作目标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二)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研究的依据。
    1.科学发展观是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研究的思想依据。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指导实践的思想基础,是审计工作的灵魂和指南。在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责审计目标研究过程中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思想,把科学发展作为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是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为衡量地方贯彻中央政策精神的一个重要标准。
    2.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研究的政策依据。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是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责审计的重要内容,在制定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责审计目标的过程中,这也是衡量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责审计目标政策性水平的重要依据。
    3.政府管理理论是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研究的理论依据。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研究离不开政府管理理论的支撑,现代审计理论起源于受托责任观,人们对受托责任关系理解的不断发展,使得审计从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和效果审计发展,现代政府管理理论更加强调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责审计目标研究的过程中,应注重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实现的情况和政府资金和管理的绩效情况。
    4.党中央国务院的法律法规是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研究的法律依据。依法行政是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履行经济责任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责审计的需要关注的审计重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在目标的研究制定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部委制订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因而研究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责审计目标也应以此为法律依据。
        二、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责审计目标的地位和作用
    (一)地位。
    1.决定地位。审计目标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的。审计目标规定了审计的基本任务,决定了审计的基本过程和应办理的审计手续。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责审计目标是审计运行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它决定着整个审计运行的发展方向和方式。
    2.起始地位。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一般在审计初期就已经确定,在整个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责审计中处于起始地位。
    3.引领地位。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一旦确定,就决定了今后审计的方向和路径,审计内容重点及项目实施展开,均应围绕审计目标进行。
    (二)作用。
    1.提纲挈领作用。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在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通常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是整个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责审计运行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反映着审计运行过程中的内在的、客观的规律,是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责审计运行的动力源泉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则。
    2.控制作用。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目标确定后,审计项目的运行应受到审计目标的制约和控制,若遇到偏离目标的审计行为,有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责审计目标,审计组长就会进行纠偏和控制,以利于目标的实现。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责审计目标管理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始终,编写审计项目计划、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实施方案都要有明确的审计目标。审计项目结束后,审计机关要检查和评价审计结果是否实现了审计方案中确定的审计目标,并反映到审计报告中。
    3.提升作用。通过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目标的科学化管理,对总体目标进行科学的界定和划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责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三、清晰界定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范围
    清晰界定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的范围是确定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是否恰当的前提。
    从政府经济工作的目标来看,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的经济责任应首先包括地方主要经济工作目标或职能业务目标的完成情况。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目标建立在一级政府经济工作目标基础上,不能独立于政府经济工作目标之外。每一年度政府经济工作目标都会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政府在区域内的经济目标也会作相应的调整。一般情况下,党委和政府的经济工作目标主要包括:围绕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区域内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核心竞争力;稳定物价水平,保障充分就业,财政收支平衡等。
    从当前中央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目标看,省级政府经济发展的目标主要包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转型、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等。
    从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的工作职责看,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落实政府经济工作目标的第一责任人,是贯彻中央经济工作方针政策的主要责任人。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人领导区域内经济工作,对分管领导及各职能部门、分管区域的经济工作承担着领导责任。具体来说,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主要包括:
    1.加强财政管理,促进提高政府性资金的使用绩效。财政管理的过程实质上是发挥财政资金作用的过程。财政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政府部门的领导者的施政效果,因此,加强财政管理是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的首要方面,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在任期内要努力推进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通过推出绩效评估、加强监督管理等措施,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加强区域内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区域内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加强和改善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是体现一个地方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指针,今年年初,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上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40%-45%。在这个总目标下,各级政府的目标责任层层分解,中央政府确定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各省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第一责任人,纳入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
    3.加强土地利用和管理,确保区域内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呈现出急剧膨胀的态势,在坚守国家18亿亩耕地红线的前提下,中央政府与各省都签订了目标责任,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耕地保护目标的第一责任人,如果在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任期内不能实现这项目标,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负直接责任。
    4.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对资源的高消耗、低效率利用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的发展方式,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作为区域内重大经济政策的决策者,在其制定经济政策、安排重大项目的过程中应能体现出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具体政策措施。
    5.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十一五”规划和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以及十七大报告中都明确提出了“要围绕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增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让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构建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区域内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精神的重要方面。
    6.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建立法治政府,保障依法行政,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作为省级政府的行政首长对于提高政府效能,推行政务公开,建立法治政府,强化执政能力,负有重要的责任。
    7.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确保廉洁自律,勤政廉政,是反映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重要标尺。
    四、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确定
    根据上述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地位、作用和范围,结合审计法定职能,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应在坚持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基础上,紧扣决策、执行、效果、廉政等重大事项将其审计目标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责任:一是决策责任,围绕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通过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执行国家财经政策和重大经济决策的合法性、科学性、和效益性情况的审计,查清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否因违背民主科学决策程序和有关政策法规,盲目决策给国家的经济造成重大失误,给国有资产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等问题;二是管理责任,决策做出之后,在决策执行环节出现的与重大经济决策出现偏差和背离所产生的问题,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负有领导责任,同时围绕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对财政财务收支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的真实、合法、效益,反映区域内财政真实状况和各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保障国有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效益性;三是廉政责任,根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通过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所在地区及其本人遵守国家财经法纪情况的审计,揭示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任期履行经济职责过程中是否存在严重违反国家财经法纪和廉政规定的问题,促进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依法行政,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全面履行职责。
    一个完整的审计项目通常是由一个总体目标和若干具体目标构成的,总体目标为具体目标明确了方向,具体目标是总体目标的细化和延伸,总体目标为纲,具体目标为目,纲举目张,两者相互支撑映证。
    (一)总体目标。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总体目标(或称本质目标、一般目标)可归结为:依法行政、尽职尽责、科学发展、保障民生。依法行政是前提,尽职尽责是保证,科学发展是手段,保障民生是目的。具体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为主线,以财政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为基础,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为重点,检查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任职期间贯彻执行国家经济法律法规、党和国家关于经济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及决策部署,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情况,重大经济决策制定和执行、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和管理的合法合规及科学有效性,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重大管理制度制定和执行情况,以及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个人遵守有关廉政建设规定情况等。通过审计促进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作用。
    (二)具体目标。
    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目标(或称专业目标)大致包括,财政审计目标、环境审计目标、土地审计目标、投资项目审计目标等,这些目标有些与各专业审计目标是吻合的,但具体到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项目中又必须突出与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联系紧密的方面。
    1.财政审计目标要重点突出规范管理、提高效益、维护安全、制约权力的方面。具体包括凡是国家应该管的钱都是国家财政,推进健全统一和完整的政府预算;规范财政管理,推进财政法治化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明确财政支出责任,推动提高预算执行效果;促进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防范财政风险,维护财政安全等。
    2.环境审计目标要重点突出省级政府落实贯彻中央环境保护政策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的实现方面。具体包括中央对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情况;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环境保护相关目标责任制以及规划环评的完成情况;省政府关停淘汰落后产能情况;清理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情况等。
    3.投资项目审计目标要重点突出省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所作出的重大经济决策及其具体执行方面。具体包括由省政府决策的重大投资项目的决策、审批、建设情况;重大国有资源、资产的使用、处置等决策情况等。
    4.土地审计目标要重点突出省政府执行国家土地政策,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的完成方面,具体包括土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土地总体规划贯彻落实情况,重大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情况,征地补偿安置情况等。
    随着实践的深入,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常态化、制度化,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完善和规范。(王振宇)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