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审计手段斩断“预付卡”腐败的链条
韩苹(安徽省阜阳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3日】
字号:【大】 【中】 【小】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国人民银行、监察部、财政部、商务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预防腐败局《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建立商业预付卡购卡实名登记制度,这一重大举措,使预付卡行业进入严管时代,对于遏制“预付卡”腐败将起到积极作用。
    在经济生活中,商业预付卡在带给消费者便利的同时,也助长了党政机关公款消费和公职人员收卡受贿等腐败行为的蔓延。实行预付卡实名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钱权交易,防止商业预付卡洗钱、套现、偷逃税款以及行贿受贿等行为。鉴于额度空间的设定,“预付卡”腐败有可能衍生出新的方法,如大量采用
    “化整为零”等等以规避“实名制登记”的监控。实际上,审计监督机关在预防“预付卡”腐败中利用专业化优势,可以发挥独特的监督制衡作用。
    一是审查大额现金支出。对频繁的大额提取现金、超限额使用现金和应该通过银行转账而不转账的支出进行关注。审查开户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并严格执行,有无严格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除条例规定的允许现金支出的范围以外的,对限额1000元以上支出,一律转账支出,以此杜绝现金支出带来的风险。
    二是甄别发票的真实性。为了掩盖购买预付卡或礼品的支出,单位会使用假发票入账。我们在审计中经常遇到的假发票有两类,一类是发票本身就假,属市场上倒卖的非税务机关监制的假发票;二类是发票本身是真,但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假,属伪造经济业务事实的假发票。审计人员要擦亮眼睛,掌握鉴别和审查假发票的技术和方法,对真假发票进行甄别。还有公职人员购买私人用物品,也会开成单位办公发票,或直接用假发票入单位账,变成私人消费公家买单,对此也要特别关注。
    三是锁定大额的礼品、购物支出。对大额的礼品或购物支出要予以关注,询问并核实购买物品的数量、金额、用途和流向。单位有时会以会议或培训的名义购买大量的礼品或培训用品,审计要关注单位假借会议和培训名义购买礼品和购物卡的行为,对大额的会议和培训支出要核实参加人员、地点、天数等,重点审查原始凭证的真实性。
    四是盘查固定资产账。由于实行实名制,单位在购买礼品、购物卡时往往会“狸猫换太子”,把购买的卡或礼品的支出开成办公用品或单位用固定资产,因此审计要对单位购买的所有大额的办公用品和固定资产进行盘查,询问领取和使用科室,单位有无及时完整的登记入固定资产账,对固定资产损毁或者报废的要进行登记造册,固定资产处置收入要入账并上缴,防止出现账面为购买办公用品实为购买礼品或预付卡的行为。
    五是关注小额多次重复的支出。由于单位一次性购卡金额达5000元(含)以上或个人一次性购卡金额达5万元(含)以上的,通过银行转账方式购买,不得使用现金,这样单位在购买大额超限额购物卡时就会动“歪脑筋”,为了避开实名制或银行转账,会选择多次重复购买或购买多张小额卡或限额内的卡,审计要关注多次重复的发票入账或发票连号的支出,透过现象看本质,防止被审计单位变着花样超范围违规支出。(韩苹)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