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审计机关培养“精英型”审计人才的途径
王美良(湖北省罗田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1日】
字号:【大】 【中】 【小】
    
     
     随着审计科技含量的增加,审计精细化管理日新月异,对审计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培养“精英型”审计人才成为基层审计机关面临的新课题。为此,笔者试图从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谈谈培养“精英型”审计人才的途径。
    一、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人才培养观念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一些基层审计机关和领导干部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才在现代审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在思想上不重视、措施上不落实、使用上不得当,致使部分基层审计机关人才匮乏的现象比较严重。
    二是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在专业结构上,随着基层审计机关公务员进口难,审计干部队伍老龄化日趋显现,审计机关中具有一般性审计知识和精通法律、经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员越来越少,干部队伍整体质量面临考验。
    三是在完善和健全管理模式、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还有欠缺。一方面缺乏人才调节机制,人才管理模式比较简单,缺少分类管理,对人才的评价标准过于统一,忽略层次区别的个性差异。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没有形成良性循环,影响了后备人才的涌现。
    二、基层审计机关培养“精英型”审计人才的途径
    一是增强育才观念,营造“助才、励才”的氛围。审计任务虽然是审计机关工作的最直接目标,但是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说,对审计人才的培养是事关审计事业今后发展好坏的大事。所以基层审计机关应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把审计机关人才开发置于社会大环境之中来运作。不仅要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而且要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现代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使素质提高的过程成为积蓄能量和全方位发展的过程。在人才的使用上,努力克服求全责备的观念,放手使用,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引导和鼓励人才勇于竞争、善于竞争,在竞争中体现价值。要为人才竞争制定引导性政策,创造平等的机会和条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竞争中出成绩、出效益。
    二是优化育才环境,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条件。目前,阳光工资已经落实到位,在政策性工资奖金之外提高干部经济待遇的空间几乎没有了,这种情况下更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才能留住人才,促进审计事业健康发展。因此,基层审计机关要研究制定吸引、培养和用好人才的各项政策,对各类优秀人才、拔尖人才大胆使用,提高其政治待遇和社会地位。要搭建人才施展才干的舞台,尊重个性,鼓励创新,形成一种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共同创业的良好氛围,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形成对工作岗位的认同和工作成绩的认可。
    三是健全育才体系,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基层审计机关要抓好能力提升工程,对本单位人员的素质进行认真细致分析,按照不同目标所需要的人才种类、层次对不同基础、特长和发展方向的人员进行培育。要紧紧围绕提高干部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入手,采用不同的教育培训方式,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审计人才培养新路子。要以长短结合、脱产非脱产结合的各类培训班为载体,力求通过培训使绝大多数干部都能得到较系统的有效培训。对于特殊业务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在定期进行更新知识培训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
    四是创新育才制度,激励干部向高层次、“精英型”人才发展。创新教育培训制度、轮岗交流制度,尤其是要注重和发挥考核制度的功能,把考核结果与职务升降、人事聘用、工资晋升和奖金发放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制度建设和创新,调动审计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奋力做工作,努力出成绩。要准确评价人才和贡献,相应给予政治、精神、物质待遇,使人才的表现、贡献与评价、待遇相适应,从而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 (王美良)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