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机关开展“问责治庸”需解决好“四心”
安巍(湖北武汉武昌区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1日】
字号:【大】 【中】 【小】
    
      
    近期,全国很多地方都掀起了“问责治庸”风暴,旨在通过活动强化责任,提高行政效能。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很多基层审计机关也积极参与到“问责治庸”活动中。个人以为,问责主要在于问心,治庸关键在于治本。问心就是要解决好心态问题,使人从心灵上真正得到触动,从内心深处理解、认同和支持问责治庸活动,由心动变为行动,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而不是仅限于做做表面文章,应付了事。人们常说要“以人为本”,因此“治本”实质上就是要做好人的工作,解决好人的心态问题,通过对人的科学管理来促进各项工作。结合实际,个人体会审计机关可以从“四心”入手,有效推动“问责治庸”工作。
    一是严格监督,树立敬畏之心
    敬畏心这种心理具有警戒与自省的作用,有助于规范与约束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作为一名审计人员,必须树立起敬畏之心。应牢记审计工作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一份重托,我们必须胸怀敬畏之心,必须以一种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来工作,自觉规范与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好务。
    但每个人经历不同,想法不同,仅仅靠个人自觉来树立起敬畏心是不现实的。强有力的外部监督是促使审计人员树立敬畏心的一个很重要方面。笔者亲身体会到,自从加强了纪律要求,不定期地进行检查通报处罚后,基层机关的纪律意识和作风都有了很大提高,上班从事与工作无关事情的人少了。不是因为审计人员的自觉性一下子提高了,而是每个人心里面都在算账,面子账、经济账、前程账等等,因为工作纪律等“小事情”被抓被通报实在是得不偿失。不管大家是自觉遵守还是被迫遵守,效果是达到了,敬畏心是树立起来了。因此,在现阶段,监督还是很有必要和非常有效的手段。审计部门应勇于开展和接受监督,逐步建立起开放式、全方位的监督机制,扩展监督的主体,包括人大权力机关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公民的社会监督和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等,将我们的各项工作都纳入到监督中来,使审计人员从心理上建立起防火墙、警戒线,不敢“失责”,不敢“平庸”,逐步适应在各种监督中工作。
    二是科学定责,增强责任之心
    每个审计人员从事审计工作,责任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件事,工作有责任,责任人人有。工作责任心是对工作整体态度的具体表现。工作上有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工作责任心,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思想;怕的是不负责任,严重失职、渎职的行为。
    那么如何增强审计人员工作责任心呢?个人认为,问责的依据是履责情况,履责的前提是定责;增强责任心的关键是定责,只有责权明确,定责科学,才能有效地进行履责。有些审计工作不到位,主要就是定责不科学,责权分布不合理。有的人干事多还有可能“失责”,有的人无所事事反而不用承担责任,严重削弱了部分审计人员认真履责的积极性。审计部门的定责应体现出科学合理性,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事责相配套,因事设岗,因岗定责,明确界定每个岗位的基本职责、工作流程和必备的能力素质,实现岗位责任具体化,避免工作职责不清,有章不循,敷衍推诿。二是权责相宜,岗位与责任相一致,权利越大,职责越重;明确和细化各层级、职级的责任,实现层级清晰化,避免不负责任,甚至于怕负责任,从而影响了工作质量,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三是同层级的部门和职务所承担的责任应大体一致,不能有轻有重,避免造成事多责重的部门没人愿意去,相对轻松的部门抢着去等现象。应积极探索建立责权对称、层级清晰、奖罚分明的岗位责任制,建立岗位之间、部门之间的责任无缝对接,促使审计人员时刻把审计工作作为一项神圣的使命,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和热情工作,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地履行好审计职责,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三是公正公平,培养进取之心
    审计部门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部门,人员流动性小,发展和晋升空间相对有限。加上目前不少基层审计机关还存在缺乏公平公正、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以及奖优罚懒的竞争、激励机制,还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回事,荣誉先进轮着来,“你有我有全都有”的现象。很多审计人员从事审计工作时间一长,思想上容易产生疲态,心理上容易不平衡,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难免有所下降,“庸、懒、散”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在这样的环境下,要培养审计人员的进取心,就必须优化考核体系,用公平公正的措施来督促审计干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干大事”。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逐步提升和完善用人标准,建立起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劣者下”;做到“优者奖,劣者罚”,公开透明,一视同仁。使“平庸者”、“失责者”没有生存的气候和土壤,从而有效增强审计人员争先进位,勇于创新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工作围氛,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潜能,推动审计人员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为自身争取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可有效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为审计工作创先争优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是常抓常促,打造平常之心
    “问责治庸”活动开展以来,很多审计人员对这个活动到底能持续多久一直存有质疑,有些人甚至认为它会和以往许多活动一样,几个月后就逐步降温冷却,继而且战且退,最后悄无声息。个人以为,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不能将“问责治庸”当成是一场运动,计算猜测它何时结束,觉得活动结束了一切又都可以恢复到以前。如果只是走过场,那活动就是白搞了,纯粹就是做秀,是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增加了审计行政成本不说,还大大削弱了审计部门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起到很坏的负面影响。
    “治庸问责”活动对于审计部门来讲,不能只是一阵“风暴”, 不能因地方和部门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而应该是“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要在对实践中行之有效的问责制的经验、模式、成果认真总结和概括基础上,应建立起长效机制,常抓常促,使“治庸问责”成为审计部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行为。通过长效机制逐步推动审计人员树立起“平常之心”, 使审计人员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新的境界,将认真履行审计职责的行为逐步进化为一种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平常的生活态度和工作习惯。自觉地以高标准严要求来开展我们的各项工作,推动审计队伍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各项工作水平迈上新台阶。(安巍)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