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审计监督寓于服务 防范胜于纠正
杨艳(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6日】
字号:【大】 【中】 【小】
     
    内容摘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寓于服务,防范胜于纠正的“预警”作用,及时发现制约带有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对一些苗头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进行审计调查、挖掘、分析,提出“预警”信号、审计建议,引起决策者重视。依法用权,避免“越位”、“错位”和“缺位”,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形成的像“安全阀”一样以“预防”为主的约束与监督机制。

    关键字:监督  服务  防范  纠正


    前审计长李金华指出:“审计监督寓于服务大局之中,在监督中实现服务,服务是目的,监督是手段”。审计监督是治标,审计服务是治本。标本兼治,才是审计工作根本的目的作用。温家宝总理也强调指出:“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刘家义审计长也指出:作为新时期的审计工作者,揭示问题、查处问题,仅仅是履行了法定职责的一部分。在揭示问题、查处问题的基础上,更好、更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这就是建设性,就是全面发挥审计免疫功能的体现。”
    如何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寓于服务,防范胜于纠正的“预警”作用,笔者认为:及时发现制约带有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对一些苗头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进行审计调查、挖掘、分析,提出预警信号、审计建议,引起决策者重视。依法用权,避免“越位”、“错位”和“缺位”,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审计工作“防范”胜于“纠正”,过程审计做到了对项目的全过程监控,做到防患于未然。过程审计,对审计来说是一个提升,它不是最终发现有问题后再去查这案子,那就晚了,事前审计就是不让出问题。审计最大的作用在于保护干部,形成的像“安全阀”一样严密的内控机制。以“预防”为主的约束与监督机制。
    一、在工作目标上,从查错纠弊向内控制度评价转变
    由具体审计事务转向“抓大事、谋全局、当高参”,由被动型转向主动服务、超前谋划,审计重点由纠错查弊转向完善财务内控制度。“疏”、“堵”并用,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评价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遵循性和有效性,能针对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促使被审单位以合理的管理促进有效控制,达到改善被审单位的目的。提高监管质量,筑牢免疫防线。
    二、在职能上,从单纯的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
    审计监督与服务的辨证关系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是审计部门本职工作的两个组成部分,两者有机结合,各有侧重,不可分割。在突出审计监督职能的同时,不能忽视审计服务职能。审计监督是审计服务的基础,审计服务又寓于审计监督之中。离开审计监督去搞审计服务,审计服务就缺乏感染力、号召力,就没有权威性,就不会收到应有的服务效果。相对而言,审计服务又为巩固、扩大审计监督的成果发挥了重要的监督保障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讲,审计监督是治标,审计服务是治本。标本兼治,才是审计工作根本的目的作用。
    要按照“审帮促”的原则,立足服务,搞好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及时为领导干部敲敲警钟,提高他们的自律意识,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在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上,要明确监督只是一种手段,服务经济建设中心才是审计的真正目的。发挥审计工作的主动性。改变静态的事后监督,向动态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转变,做到惩防并重,以防为主。传统的审计方式一般是事后审计,难以“亡羊补牢”,无法将“病毒”抵挡在“体外”,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在领域上,从单纯的财务收支审计向内部控制、管理审计延伸
    以查错纠弊为主的财务合规型审计转移到以内部控制和管理审计为主,即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更符合管理者对审计工作的要求。实现内部控制是“安全预警”,从而降低风险、避免和减少经济损失。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新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突出内部控制的中心环节和重点部位,以推动经营管理的明晰化、规范化和科学化。避免出现问题后再找审计“会诊”、“治疗”。由于审计工作逐年深入,会计信息、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基本得到控制,矛盾不那么突出了,审查财务收支合法性、财务状况真实性、财务成果正确性的财务收支审计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如果单纯揭露违纪违规问题,片面强调监督职能,管理中的差错漏洞从账面难以反映,从而削弱了审计的服务职能。由此,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成为必然。
    四、在方法上,整合审计资源,集中力量打“攻坚战”。
    整合审计资源,是指围绕一定的审计工作目标,对审计资源各要素进行整理、组合的过程。形成了审计整体合力,达到了“1+1>2”的效果,其目的是为了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挥审计组织的职能作用。整合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提高各构成要素自身的效能;二是搞好各要素之间的科学配比。整合审计资源所追求的目标,是在提高各构成要素自身效能的基础上实现最佳结构效益。加强审计资源、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的整合,根据项目特点,积极探索和推广多专业融合、多视角分析、多方式结合的审计组织方式。尤其是在审计人员、审计项目、审计工具、审计信息、审计档案和审计人员,最大限度发挥人的潜能,在人力配置过程中,既要注意按照审计人员的不同专长、能力高低选择确定审计对象,又要注重按照不同类型的审计对象和审计项目操作难度的大小,来配置审计人员,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审计项目计划安排与筹划,对常规审计项目,探索将专项审计、预算执行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结合起来,避免多次进点、重复审计;对重特大投资或突发事项的审计,探索采取整合分工、上下联动、重点攻关的方式,集中力量打“攻坚战”。在整合审计资源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审计成果的运用和审计督促整改的效果,多考虑如何组织审计,才能使审计成果得到更好运用、使整改取得更好效果,更加注重在审计过程中及时指出问题,及时促进纠正问题,及时促进规范管理,努力收到“审计一项、规范一块、促进一片”的实效,切实提高审计监督效能。
    总之,牢固树立“防范”胜于“纠正”、“内控”胜于“治疗”的审计理念,将“查隐患”、“堵漏洞”、“防风险”、“提建议”、“促整改”作为现代审计管理的重要职能,努力做到“监督寓于服务 防范胜于纠正”制度化、科学化、经常化。(杨艳)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