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基层审计工作的展望和思考
杨艳(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8日】
字号:【大】 【中】 【小】
    
     
    刘家义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今年和“十二五”期间审计工作的四大目标和八项工作任务。为全面提高审计能力和水平。为审计事业的发展“定调”,为审计未来美好蓝图指明方向。进入“十二五”后,“十二五”中央提出经济工作要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总理要求审计关注国家经济安全。审计署相应采取相应策略。我们基层审计工作该如何展望“十二五”?
    笔者认为,应围绕“十二五”规划,结合基层审计工作实际,认为基层审计工作应从以审计创新为动力,以提升审计成果质量为核心,以加强审计业务管理为基础,要把治理‘庸懒散’、‘娇骄暮’作为作风建设的突破口,提高基层审计干部队伍业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积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审计监督模式。
    一、以审计创新为动力,为跨越式发展保驾护航
    基层审计部门作为政府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基层审计部门如何发挥职能作用,为跨越式发展保驾护航。一是继续坚持多种审计类型的有效结合,积极探索财政大格局审计。以提高财政绩效水平为目标,加大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跟踪审计力度;加大对体制机制性问题的揭示和反映力度;加大对经济运行中潜在风险的发现和建议力度;加大对民生工程和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探索对大型投资项目、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等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加大对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揭露和查处力度。二是认真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特别是争得地方党委、政府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利用,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效用。三是深化专项审计调查,认真分析、总结带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积极向党委、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设性意见、建议。四是要根据新形势审计工作的工作重点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把审计工作的“拳头”放在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项目和重点资金上,全面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现和揭示在经济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共性、倾向性的问题,并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从制度上、机制上提出规范操作、加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为“十二五”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二、以提升审计成果质量为核心,充分发挥基层审计工作的“免疫系统”功能
    通过学习“十二五”规划,基层审计干部职工更加明确审计发展的方向,明确审计人员肩负的责任和重任,同时也促进基层审计人员在以后能够更好的贯彻落实“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把握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注重审计成果质量之本。认真贯彻落实《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准则》,全面加强审计监督。逐步推进绩效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效果。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在宏观管理中的作用。一是注重从政策措施以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发现问题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深化改革,加强宏观管理。二是明确财政审计工作的总体思路,即以财政政策为总揽,以财政管理为龙头,以预算执行为核心,以资金流向为主线,以财政支出结构和资金使用效益为重点,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财政安全为目标,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三是加强对政府投资节能减排项目的审计监督,重点对污水处理、工业污染治理等项目开展审计和审计调查,促进节能减排项目发挥效用。四是重点要关注支农资金、惠农资金、扶贫资金、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社保基金等民生资金使用和管理状况,严肃查处挤占挪用、虚报冒领、损失浪费行为,着力揭露执行国家政策不到位、政策目标未实现以及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五是加强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规范审计行为,保证审计质量。要健全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建立组织保障、整改报告、跟踪检查、责任追究制度,对审计决定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切实维护审计执法的严肃性。六是要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要给出时间表,要按规定的程序,尽可能多的形式,按照“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所有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全部对外公告”的要求实行审计公告,以此提高审计监督工作的透明度,提高社会监督广度。
    三、以加强审计业务管理为基础,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一是在审计内容上,坚持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效益审计要以专项审计调查为主要方式,以揭露严重损失浪费或效益低下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为重点,以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为主要目标。要逐年提高效益审计在年度项目计划中的比重,把效益审计提升到与真实合法审计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是在审计方式上,坚持审计与审计调查并重,逐步提高审计调查项目在年度项目计划中所占比重。重点调查国家政策法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重大决策的落实情况,关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国家相关政策制度的落实和完善。
    三是在夯实审计管理基础上,认真调查、研究,把握审计的客观规律,根据审计监督的发展需要,加强和改进审计计划管理,增强计划的科学性;以实现全程质量控制为目标,进一步夯实审计执法基础。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不断规范审计行为,着力防范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为目标,进一步夯实审计技术基础。
    四是结合审计项目实际,积极推广应用审计抽样、分析性复核、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评价、内部控制测评等技术,努力实现由账项基础审计向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的过渡。
    四、要把治理‘庸懒散’、‘娇骄暮’作为作风建设的突破口,提高基层审计干部队伍业务能力
    强审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时强调:“要把治理‘庸懒散’、‘娇骄暮’作为作风建设的突破口,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以治娇砺意志、以治骄育广才、以治暮振精神,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扎实有效的工作作风,全心投入,尽职尽责,努力取得一流工作业绩。”作风建设至关重要,治理“庸懒散”、“娇骄暮”,是审计人员加强作风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审计人员实现作风进一步转变的鲜明标志。因此,审计人员要用实际行动力戒“庸懒散”、“娇骄暮”。
    一是进一步培养探索和完善信息化环境下新的复合型人才,逐步推进由计算机辅助审计向计算机审计过渡。全面提升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继续推进金审工程建设,提高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二是进一步完善审计管理系统和审计现场实施系统,使之简单明了、易于操作;尽早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平台将省级以下非涉密审计专网建立在电子政务外网上,并建立与其它系统便捷的公文交换渠道;三是是启用联网审计建设,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交换、审计决策和信息通告,及时采集数据、及时预警分析、及时督促整改这样的特点,实现审计关口前移。四是是尽可能加大对基层审计人员有针对性信息化应用培训。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提高、提高再提高。
    针对审计干部队伍不同职级、岗位和知识结构,实行分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使审计干部队伍业务能力明显提高,主要是提升四种能力即:“驾驭全局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现代审计操作能力”。
    五、应加大审计宣传,反映基层审计工作的最新动态
    扩大审计宣传是改善审计环境、提高审计成效的必要之举。“十二五”要增强审计宣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扩大审计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在做好日常宣传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应组织规模较大的专题审计宣传活动,活动应有计划、方案、考评。加强科研人员与实务人员、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科研与调研相结合,增强审计理论研究的应用性、指导性和前瞻性。
    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发挥信息在转化审计成果、服务领导决策、指导审计工作、扩大审计影响等方面的作用,及时反映审计工作的最新动态,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注重报送宏观性、综合性、倾向性的信息。加强审计成果的综合分析和开发利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审计信息利用的层次和水平。
    总之,为实现“十二五”期间审计工作总体目标,基层审计必须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认清审计工作面临的形势,深刻理解审计机关肩负的使命,准确把握机遇和挑战,始终坚持“两手抓”,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及政策措施层面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全力服务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大力发扬真抓实干精神。充分发挥“十二五”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推动基层审计工作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杨艳)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