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生资金问题的审计思考
章清阳(四川省渠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5日】
字号:【大】 【中】 【小】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国家审计发展的本质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审计机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宗旨的具体体现。只有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切实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确保民生资金安全规范有效运行,才能真正使民生资金惠之于民、利之于民。
        一、搞好民生资金监督,是审计机关肩负的特殊历史使命,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一)搞好民生资金审计工作,是审计机关的重大政治责任
    “关注民生、为民谋利”,涉及面和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既体现了我们党“一切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矢志不渝的追求,又体现了政府的民生情怀、深切关怀和厚重温暖。为此,加强民生资金审计,全力做好审计服务,保障资金安全运行,是“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抓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审计机关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也是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战略部署的坚强保障。
       (二)搞好民生资金审计工作,是审计机关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最好体现
    民生资金关系到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和长远发展,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充分体现。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要把促进、保障和服务发展的民生项目作为当前审计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加强对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资金的审计监督,是审计机关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效能的提升,要敢于碰硬、敢于揭露,促进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确保惠民政策的落实
    二、科学审计民生资金,创新审计方法,我们依法履责、敢于破难
    科学的审计方法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保证。只有改进方法,注重效益,才能使民生资金审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目前,民生资金(包括涉农、社保、教育、医疗、住房、扶贫、救灾等资金)审计工作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为:一是一些单位和人员对民生资金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各地区之间工作发展不平衡。从总体上看,审计机关服务民生的理念还不够,民生资金点多面广,相关法规制度不够配套完善,客观上也增加了民生资金审计工作的难度;二是资金管理和使用不规范,存在资金管理不严、滞留闲置、改变资金计划和用途等问题;三是未按要求及时拨付资金,一些时间性、季节性较强的民生项目资金不能及时发挥效益;三是一些民生资金建设项目实施单位执行建设程序不规范,存在擅自提高或降低建设标准、调整建设内容、扩大或缩小建设规模等情况,工程质量不高、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重投资、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审计机关应积极促进和保障民生工作的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充分发挥好监督职能,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一)搞好四个结合,把握审计重点,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一是搞好与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结合,促进民生资金管理的规范性。民生资金有的是实行由财政部门统一拨付和报账的管理模式,有的是由民生项目实施单位管理和使用资金。由于民生项目资金面广、量大,一些资金很难管理到位,不少地方还存在挤占、挪用、配套不足等问题,造成民生项目实施不到位。如果不把这些问题弄清并加以揭示,将给社会留下隐患。因此,应将民生资金审计与“同级审”和“上审下”以及单位财务收支审计结合起来,以揭示存在的问题,促进规范管理。
    二是搞好与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结合,促进民生项目决策的科学性。民生工程资金投入是否到位,管理是否有序、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是决策。而决策的关键又在于各级、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因此,应将民生资金审计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将民生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民生项目的决策依据、程序及其效益情况,作为评价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揭示民生工程资金运行中的领导决策问题,从根本上保证民生工程资金科学、有序的管理和使用。
    三是搞好与建设项目审计的结合,保障民生资金投入的效益性。民生资金中也有一部分是工程项目资金,是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最为关注的一项内容。因此,应重点关注擅自降低建设标准、调整项目建设、工程量造价不实、高估冒算工程建设资金等问题。同时,要对项目效益情况进行调查,看有无因立项不准、责任不清、管理不善或工程质量等原因,造成损失浪费或事故隐患问题。
        四是搞好与专项调查审计的结合,保障民生资金运行的安全性。民生工程资金总体上数额较大,但多数单个项目的资金量较小,而且还相当分散,既容易被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忽视,也容易使少数人钻空子。因此,在对重点民生工程资金进行审计的基础上,为保证项目资金能够安全运行,要有选择地安排民生资金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关注有无资金虚假配套、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二)抓好三个强化,提高审计质量,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搞好审计工作的永恒主题。没有审计质量就没有审计的生命力,没有生命力的审计,就没有审计的“为”与“位”。因此,为确保民生资金审计质量,要突出做好审前调查,强化质量控制,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全面提高民生资金审计水平,促进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是强化审计调查,实行跟踪审计。近年来,民生工程资金的审计力度虽然不断加大,领域不断拓宽,但从总体上讲,审计机关对民生政策及资金投入还缺乏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为此,审计机关应开展审计调查,在实施现场审计过程中,深入群众,走访群众,了解民生资金的使用情况,听取群众对民生资金的反映及建议。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民生政策及资金投入的基本情况:一是政策情况,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关于民生工程的重要政策措施、工作重点等,要对资金筹集、分配、到位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二是投入情况,各级政府及有关单位投入资金的规模及结构分布情况,要对财政、教育、规划建设、卫生、计生、水利、交通等部门涉及此项工作的资金分配、管理、使用的重点职能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实施动态跟踪审计监督;三是项目情况,本地区民生项目总量及重点、主要项目的资金来源和规模、项目建设期限及进展情况;四是管理情况,有关民生资金和项目的管理体制、模式、相关制度规定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以便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找准审计项目的着力点,有效地开展民生资金审计工作。
        二是强化审计质量,规范审计行为。审计机关在实施民生资金审计中,必须紧紧围绕“以审计项目为基本管理单元,以落实个人责任为前提,以更高的要求、更具体的措施、更强的责任来构筑审计质量”这一主线,不断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一是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推行审计记录和工作底稿制,实施审计组长负责制,健全审计项目审理和复核制。在审计过程中,不仅要审计账、更要关注资金的投向,跟踪到项目施工现场了解资金使用的效果。二是审计人员要严守纪律,依法审计,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出发,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三是审计机关要注重发现和揭示制度机制不完善问题,要对民生项目作出深度分析,并提出规范完善资金管理的审计建议,要以对人民和历史负责的态度,督促现有不完善制度落实整改到位。
        三是强化审计处理,把握政策界限。审计人员在民生资金审计中要正确把握政策,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用全面、系统、辩证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揭示整体情况,反映突出问题。要把审计发现的问题放在整个项目和资金管理的总体情况进行审视,由面及点、由点及面对审计情况进行深入评析,做到既要分析评价整体情况,又要注意揭露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规律性的突出问题,促进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对于审计中发现的谋取个人私利,侵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违法违规问题,要坚决依法严肃查处;另一方面要切实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和“免疫系统”功能,促进资金管理的安全、规范。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全力开展民生资金审计,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审计工作的“风向标”和“指南针”。对财政增加用于民生保障性支出实施跟踪审计,做到资金投向哪里,审计就监督到哪里。要组织媒体对审计事项进行跟踪报道,及时公开审计过程和进展情况,要将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告,要提出规范完善资金管理的审计建议,并督促加以整改落实,有效地促进民生资金合理使用,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建立科学合理、导向鲜明的民生目标管理体系,把民生工作绩效作为干部考核的约束性指标,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章清阳)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