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影响审计质量的共性因素及应对措施
韩燕(重庆市长寿区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01日】
字号:【大】 【中】 【小】
    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的规范程度和审计作用的发挥水平。从审计过程看,包括目标科学合理、方案切实可行、行为合法规范;从审计结果看,包括审计情况全面完整、真实可靠,内容清楚、分析透彻,处罚恰当、评价客观;从审计监督作用看,包括规范了经济秩序,促进了宏观调控,推进了经济发展。今年,我们在进行优秀项目评选和点评中,发现有少数审计项目: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查处事实不够清楚、审计定性不够准确、审计处理处罚不够恰当、审计成效不突出等诸多共性问题。笔者认为,为了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找影响审计质量的共性因素及应对措施。
    一、影响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主要共性因素
    (一)审计具体目标的指导失控,造成对整体审计质量的影响。一是未体现审计方案指导操作的价值,我们在初选优秀审计项目档案中,发现有的审计人员编制的审计方案与实际操作存在脱节,又没有及时完善和调整审计方案,而且发现该审计方案可以适合任一个审计项目的万能方案,严重影响了审计程序的不可操作性;二是审前调查存在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了解和调查研究,对具体项目的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内容和重点的恰当性在审核把关上不够严谨,致使审计项目的宏观性不够,重点不突出。
       (二)审计结论支撑的依据不足,严重影响审计质量的提升。一是收集的审计证据不充分,反映出来的审计证据未处理好客观性和相关性的联系,在法制复核时,才发现审计数据不可信甚至错误;二是审计证据重要性不强。发现有的审计证据与要查处的主要问题关系不逻辑不紧密,尽管审计证据收集的量较大,然而存在证明力差,甚至还产生重复和互相矛盾的材料。三是法制复核也存在偏重于对发现问题的定性和审计处理处罚是否准确的复核,忽视对审计事项有关的事实是否清楚以及审计评价建议是否恰当等方面的复核。
    (三)审计成果的价值难以最大化,主要是受审计质量严重束缚。一是由于审计质量不高,就缺乏对审计亮点的提练。现场审计结束后,对撰写的审计报告往往缺乏对审计亮点的归集和提练,把应有的审计价值在无意中隐匿了,让审计亮点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二是由于审计成果不明显,就缺乏对审计方法的提练。有的审计人员采用的审计方法很值得借鉴,但就是缺乏对技术层面的深化和交流,而失去对技术含量价值的体现;三是由于审计价值未充分体现,就缺乏对经验的总结。有的审计人员精于审计操作,就是忽视对多项目进行综合研究,甚至对审计信息挖掘也达不到应有的深度。
    二、针对影响审计质量的潜在因素就采取的措施
    (一)重视审前调查就能抓住审计质量控制的前期预警作用
    审前调查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前期和预警工作。必须围绕审计工作方案,运用科学的方法,做到有的放矢,解决和回答好制定审计实施方案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济环境,如宏观经济形势对被审计单位产生的影响,政策因素对被审计单位产生的影响,政府对被审计单位限制性要求等;二是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的情况,如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行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和统计数据,行业适应的法规,特定的会计惯例等;三是业务经营范围、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内部控制状况等;四是了解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法规、规章、政策和其他文件资料,如被审计单位采用的会计制度,选择并掌握适当的审计方法,为实现审计提前做好技术准备。
    (二)把审计方案的指导性和操作性贯穿审计质量的全过程
    审计方案是控制审计质量的总体环节。制定的审计方案要明确具体的审计目的,直接用以指导具体审计方法及程序,明确审计的方向和重点,确定具体的审计步骤,以及应采用的审计方法、如何收集证据、评价证据、现场审计分工等。并针对重点审计事项配备有专业技能的审计人员,如计算机辅助审计人员、专业勘测技术人员等。审计组长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业务复杂程序及审计工作的复杂程度,确定审计方案内容的繁简程度。制定审计方案主要抓住:一是指导审计人员实地收集与审计目标相关的、充分的、可靠的、有效的审计证据;二是保证所有的审计步骤和方法都能够被实施和使用,减少遗忘重要审计步骤的风险,降低未能揭示实际存在重大问题的可能性;三是为组织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保存原始的工作记录提供符合逻辑的结构。
    (三)增强审计取证的充分性和相关性是审计质量的命脉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相关性是控制审计质量的核心环节。任何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都必须以合理的证据作为基础,抓住收集、鉴定、综合审计证据这一核心环节,从而有利于审计证据质量控制。尽管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潜在性等特点,只要审计证据真实准确,经得起检验,就加大了对控制和规避风险的力度。在收集审计证据时做到:一是明确具体的取证目标,为审计证据质量控制奠定基础;二是科学评估重要性水平,从宏观层面控制审计证据的质量;三是获取不同种类型的审计证据,从微观层面控制审计证据的质量;四是提高审计人员得综合素质,从根本上控制审计证据的质量;五是建立审计项目质量的责任追究制度,从制度上控制审计证据的质量。只要保证审计证据具有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才能把握审计结论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四)选择技术含量较高的审计方法更能保障审计质量
    审计方法是审计质量在技术应用上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一旦锁定项目审计的重点内容和重要事项,力求探讨重要审计事项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步骤,必须选择技术含量具有可靠性和现场操作性的审计方法,这是提高审计质量的技术性关键环节。我们在对医院审计过程中,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将数据库数据进行采集、整理、筛选和最后的印证,充分揭示出药品价格超出政府指导价问题。常规的手工查询技术,根本无法揭示这一问题。通过审计,不但纠正了药品价格超出政府指导价这一问题,而且摧生制度的产生,如重新建立了财务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因此,选择审计方法要做到:一是依据审计对象和审计目标的具体情况选用审计方法;二是依据被审单位的实际情况选用审计方法;三是依据不同的审计类型选用审计方法;四是依据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来选用审计方法;五是依据审计方式选用审计方法。
    (五)严格执行质量控制制度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保障
    质量是审计的生命,而坚持依法审计则是获取审计质量的重要保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立规建制,重在执行。根据审计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不断修订和完善各项质量控制制度,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为提高审计质量提供最优化和制度保障。如《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制度》、《审计复核制度》、《审计业务会议审定制度》等;二是规范执法,重在落实。不仅要加强规范审计工作的执法权限,而且要对照审计自身的职能职责;不仅要明晰审计的执法主体,而且找准审计执法的依据;不仅要从法制层面上解决审计处理处罚难、处理处罚随意性等难题,而且要为审计人员依法审计提供了标准和依据。三是减量保质,打造精品。这就要求不但严格审计程序,而且要加强对审计项目质量的全过程控制,才能够跨越新台阶,往往一个精品审计项目,会让一个审计机关扬眉吐气的。
    (六)狠抓廉政建设就抓住了审计质量最关键的灵魂
    廉政建设是审计工作的又一生命线,是审计结论客观公正的灵魂。不管是“人情审计”还是徇私枉法,其结果必然是以牺牲审计质量为代价,从而严重地为审计质量涂上一层阴影。因此,廉政建设不仅是审计质量的保证,也是化解和规避审计风险的必要手段;只要在审计权力刚开始运用时就严格把关,就有利于在较大范围有效地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从而为提高审计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要警钟长鸣,预防为主。提高审计人员廉政意识,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震撼力;二是完善制度,防微杜渐。完善审计机关廉政建设体系,切实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等方式,着力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三是回访检查,重在廉政。促进审计队伍作风转变,坚决杜绝“吃拿卡要报”和“三乱”现象。认真执行“八不准”的审计纪律,把勤政廉洁、客观公正的要求贯穿于队伍作风建设全过程。
    总之,加强审计质量控制任重而道远。本文仅对在审计实践中涉及的审计质量控制理论探讨进行探讨,只是沧海一粟,还要通过广大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及时总结审计质量控制的实际经验,更好地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按照“依法、程序、质量、文明”的要求,审计质量控制水平必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审计成果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审计事业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韩燕)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