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建节约型审计机关的思考
王美良(湖北省罗田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6日】
字号:【大】 【中】 【小】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由节俭败由奢”的古训至今为人称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国情做出的重要决策。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发展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对资源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有资料显示,全国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达2000亿元,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45种矿产中,只有24种能满足需求,全国用电量逐年攀升,很多地方不得不采取拉闸限电的办法供电,而政府机关也被列入能源消费的重点领域,全国各级机关每年的能源费用已超过800亿元。因此,政府机关的节能工作迫在眉捷。作为审计机关,如何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努力创建节约型审计机关,事关审计机关的形象,有着很强的政治性和社会影响,也与目前提倡的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的要求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基层审计机关要树立节俭意识,践行勤俭节约的基本国策,牢记服务宗旨,凡事量力而行,凡事精打细算,做到少花钱、多办事,为建设节约型审计机关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影响创建节约型机关的因素分析
    认识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当前,基层审计机关节约意识欠缺的现象时有发生,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责任意识欠缺。建设节约型审计机关理应人人肩上有责任,但这样的责任已经淡化,在一些人看来,办公用品、水、电、纸都是公家的东西,浪费一点自己不感到心疼,也不是自己的责任,这种责任淡化的现象,助长了奢侈浪费之风。为此,有必要倡导节约意识,动员全体人员参与,只有人人都注重节约了,每个人的节约意识提高了,建设节约型审计机关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二是存在攀比意识。目前社会上攀比意识随处可见,在基础设施上搞攀比,看谁的办公场所漂亮奢华;在吃喝招待上搞攀比,看谁家的标准高、质量高;在福利待遇上搞攀比,看谁家的奖金多,物质待遇多。诸如此类的攀比意识,成为建设节约型审计机关的严重阻碍。
    三是铺张浪费行为渐多。一些机关干部认为,自己花的是公家的钱,用的是公家的东西,不需要自己付出劳动,更不需要自己掏腰包,公家的东西不吃白不吃、不用白不用、不花白不花,坐车讲究豪华,出差讲究阔气,生活追求安逸,使得公用经费捉襟见肘。
    四是监督体系不完善。贪污腐败、工作不作为、工作乱作为等现象有党纪法规约束,有公检法、纪检监察等部门监督,但奢侈浪费更多是受道德、舆论谴责,或有些泛泛的规定,缺乏硬性、强制性的措施,使得监督检查流于形式。
    此外,各地审计机关在节约型机关建设方面尽管出台了不少制度,但各项制度的落实,往往不到位,成为一纸空文。上述种种现象严重制约了节约型审计机关的建设进程,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二、以树立节约理念为根本,提高对节约型机关建设的思想认识
    一是树立科学的节约观。节约不是不办事、不花钱、不消耗,而是要讲究消耗的适度和效益。提倡节约,是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不能为节约而不做事、少做事,也不能为做事而不计成本,不讲节约。只有做到做事与节约两不误,才能达到做事和节约的辩证统一。因此,要正确处理做事与节约的关系,在做事中注意节约,通过节约更好地做事。
    二是树立发展的节约观。节约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事情上会有不同的表现。过去所讲的勤俭节约是在生产、生活资料极度匮乏的条件下过苦日子,现在所讲的勤俭节约是在生产、生活资料相对丰富的情况下,反对铺张浪费的过好日子。
         三是要正确认识消费与节约的统一性。生活领域的节约不是不要人们消费,也不是压缩必要的消费,而是倡导节约风尚,提倡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和文明消费。要尊重劳动,珍惜财富,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升油、每一张纸,为建设节约型审计机关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以规范运行机制为保障,建立健全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
    一是加快制定资源节约标准。根据审计机关实际情况,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廉政建设制度》、《节约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经费收支管理办法》、《大宗物品采购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制订节能实施方案和能耗定额标准,用刚性标准推动节约型审计机关建设扎实有效地顺利开展。
    二是组织实施资源节约督察制。把机关资源节约纳入日常管理和绩效考核之中,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真正把机关节约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将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结合起来,及时通报机关所发现的各种优劣情况,对所辖各部门节能、节水、节电及节约办公耗材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张榜公布。
    三是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建设节约型审计机关是一个长期过程,要充分发动群众,善于走群众路线,努力加强节约激励和约束机制建设,为节约型机关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证。为确保考核的可操作性,应该将节约型机关责任制纳入绩效考核,进一步细化考核目标、细化工作分工、细化责任追究,明确各部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把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人员,实行跟踪督查考核、责任连带追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以完善后勤管理为重点,坚持不懈搞好精细化管理
    (一)规范和改进公务接待管理
    规范和改进公务接待是建设节约型审计机关的重要环节,审计机关要建立集中统一、分类管理、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从源头上解决多机构接待等资源浪费问题,要从以下方面加以规范。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制定适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公务接待经费管理、餐饮管理、车辆管理以及接待标准、接待流程、监督检查等配套办法。通过完善规章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接待程序,防止随意接待和超范围接待;规范接待场所、实行定点接待和定点服务;降低接待费用,实行定额预算和定额管理,确保公务接待工作在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上运行。二是落实工作责任制。要强化领导责任制,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和带头作用,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要求;要建立信息披露机制,落实财务公开、政务公开等管理制度,保障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强化监督查处机制,将内外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自我监督和相互监督结合起来,使公务接待做到程序规范、过程透明、责任清晰、监督到位、效果明显。
    (二)加强机关资产和经费管理
    加强机关资产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降低机关运行成本,对建设节约型审计机关尤为重要。必须加大工作力度,提高管理水平,解决机关资产和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配置不科学,标准不完整、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一是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严格控制增量资产,建立配置标准和费用定额标准,严格执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完善资产增量机制。加强存量资产管理、强化建卡登账、维护保养和清查盘点工作。严格资产处置制度,加强资产处置收益管理,建立资产调剂,促进部门之间资产的合理流动。二是进一步加强机关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减少机关经费支出,降低机关运行成本。要进一步完善经费开支标准,规范和控制经费支出,细化会议费、差旅费、公务接待费以及日常公用经费管理办法,统一各部门办公设备、办公家具的配置标准。要进一步规范经费预算和管理,完善收支分类科目,增强预算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加强专项业务经费预算管理,实行机关公用经费定额管理,将实物费用定额与预算管理定额有机结合起来。强化预算支出监督,建立绩效考评机制,有效控制行政经费支出。要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突出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津补贴审计,把财务收支审计和专项审计结合起来,通过专项审计加强和改进财务收支审计,把内部审计与外部检查结合起来,形成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确保经费使用公开透明和节约高效。
    (三)进一步强化公务用车管理
    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强化车辆管理,彻底解决公务用车管理不严、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一是压缩车辆编制。做好车辆清查登记工作,应建立车辆登记制度,对应报废的汽车实行强制报废制度,减少汽车的修理费用。完善公务用车编制管理制度,减少公务用车数量。二是严格实行车辆运行维修经费定额管理,实行公务用车统一定点保险、定点加油和定点维修,对定点单位和定点场所进行严格评审、严格管理,建立公务用车调剂使用机制。统一公务用车车牌号段和标识,方便社会公众和舆论监督,遏制公车私用现象。
    (四)从小事抓起,营造浓厚的节约氛围。
    良好的节约风气要从小事抓起,从具体环节抓起,是创建节约型审计机关的关键所在。一是要动员全体审计干部参与,人人注重节俭,事事注重节约,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二要领导带头,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成为节约的典范;三要从小事抓起,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做起,养成节约的好习惯,为创建节约型审计机关营造良好的氛围。
    五、以提高队伍素质为抓手,为创建节约型机关夯实基础
    创建节约型机关是全局性很强的一项工作。因此,既要注重全面性的思想教育和素质提升,又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后勤管理队伍,为创建节约型机关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是要加强宣传,让节约理念深入人心。创建节约型审计机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审计机关节能降耗的根本出路, 应成为广大审计机关干部的自觉行动。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真正让节约意识深入人心。
    二是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创建节约型审计机关领导组,落实节约型审计机关责任制,做到节约有责,责任到人。各级审计机关领导干部要在建设节约型审计机关中率先垂范,先行一步,在审计机关内部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文明、节约的行为模式,形成建设节约型审计机关的良好风尚。
    三是要继续改进工作作风。作风好则事业兴,作风差则事业衰。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是提高后勤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前提和基础,是切实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问题的关键。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后勤部门的工作放在整个审计工作的大局中去考虑,准确定位,科学决策,切实增强责任意识,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把加强后勤管理特别是资源节约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四是要不断加强教育培训。后勤管理工作是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教育培训规划,加强后勤管理人才库建设,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广泛开展后勤管理岗位练兵,培养后勤管理的业务能手。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邀请有关部门和审计系统内行家里手传授后勤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全面提升后勤管理部门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打造高素质的后勤队伍,为创建节约型审计机关提供有力的人力保障。(王美良)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