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固定资产投资专项审计调查的目标确定与路径选择
王景波 (审计署驻沈阳特派员办事处)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2日】
字号:【大】 【中】 【小】
    专项审计调查具有针对性强,便于查找具有宏观性、普遍性和政策性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促进加强管理、配合国家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服务于宏观决策的特点。随着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专项审计调查的方法被各级审计机关广泛应用。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专项审计调查的方法应用更为普遍。确定符合实际的专项审计调查目标,选择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法,是实现审计调查目的的基础。也是提高审计效率,提升审计成果,充分发挥审计作用的基本保障。
    近年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每年以20%—30%幅度递增,对拉动国家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应对亚洲和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同时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资金投向、投资结构,也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方式和结构,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各级审计机关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每年在一定范围内选择与国家或地区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行业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工作。
    一、专项审计调查目标的概念
    专项审计调查是国家审计机关履行审计职责的一种具体审计方式,专项审计调查的目标离不开审计目标。学术界将审计目标表述为: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的出发点,是审计活动要达到的境地,是审计目的的具体化。我国审计法律法规确定的审计目标有三类:一是真实性;二是合法性;三是效益性。即审计机关对审计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
    固定资产投资专项审计调查是通过审计的方法,对与国家经济发展和财政收支紧密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事项,向有关部门、单位进行的专门调查活动。通过调查,及时向各级人民政府提供经济运行信息,促进宏观调控。
    二、专项审计调查目标的确定
    专项审计调查的目标,是实现调查目的、完成调查任务的基础。是每一项专项审计调查活动展开前所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能否恰当的确定专项审计调查的目标,将直接影响调查成果及质量,以致影响审计作用的发挥。
    (一)确定固定资产投资专项审计调查目标时,应将“效益性”放在首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增长幅度一直保持在8%以上,但经济增长的方式和结构亟待转变和调整。在经济增长中,固定资产投资始终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其投资方向、规模和结构,与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紧密相关。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涉及国家的产业政策、资源与环境政策、土地供应政策、投融资政策、信贷资金投放政策等多个宏观经济调控领域,因此,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确定固定资产投资专项审计调查目标时,应将“效益性”放在首位,兼顾“真实性”与“合法性”。围绕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性和效率性”“效果性”“效益性”开展调查,使审计调查的成果能够充分体现出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更好的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决策服务。
    (二)专项审计调查目标的确定,应建立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之上。首先,应选择对国家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的行业或区域的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调查对象。根据选定的调查对象,广泛收集掌握国家对该行业的相关产业政策;第二,应通过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媒体等渠道,收集行业发展规划和社会对该行业的发展需求信息,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及其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匹配程度。分析其行业发展对国家经济建设的影响趋势;第三,通过行业主管部门,收集该行业领域内近几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投资项目分布、投资主体和投资结构等资料。了解行业主管部门对本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的监督管理情况,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通过对大量收集的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综合研究分析,从而确定符合实际的专项审计调查目标。
    (三)开展试点调查,修正专项审计调查目标。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选择一至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对象,组织精干力量开展试点专项审计调查。通过试点实践,既可以审视和修正既定的调查目标与实际存在的偏差,同时还可以总结试点审计调查经验,在全面展开的专项审计调查中予以借鉴,使最终确定的审计调查目标更加符合实际。
    三、固定资产投资专项审计调查的路径选择
    专项审计调查的路径,是指为实现调查目标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在调查目标确定之后,选择实现调查目标的路径尤为重要。目标是唯一的,但达到目标的路径不是唯一的。选择最佳的专项审计调查路径,既可以节省调查人力、财力资源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保证调查的质量和调查效果。
    (一)合理确定专项审计调查的范围。确定专项审计调查的范围,首先要满足调查目标的要求,同时兼顾现有的审计资源情况。根据专项审计调查的目标和调查对象近几年的年度建设投资规模,以及现有审计资源情况,合理划定专项审计调查的时间范围。根据该行业项目建设的分布情况,划定专项审计调查的区域范围。根据专项审计调查的目标要求,投资项目数量及单项投资规模和现有的审计资源情况,确定重点调查的项目比例范围和资金额覆盖面范围(一般应达到60%以上,调查数据才具有说服力,调查结论才具有可信力)。
    (二)围绕固定资产投资专项审计调查的目标,确定内容及重点。专项审计调查目标将效益性放在首位,兼顾真实性与合法性,同样应将衡量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性的内容作为专项审计调查的重点内容。即被调查对象是否经济、有效的管理和使用公共资源,公共资源的运用是否达到和正在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投资是否获得了预期的收益,没有获得预期收益的原因等内容,作为重点调查内容。同时应将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确定为专项审计调查的测试内容。在真实与合法的基础上重点对其投资的效益开展深入审计调查。
    (三)合理安排调查时间。专项审计调查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调查,及时为各级人民政府提供经济运行信息,为国家宏观调控决策服务。其调查作用的发挥具有时效性的特点,这是在安排专项审计调查的时间时首先应该考虑的。同时应根据调查的范围和内容,估算专项审计调查的工作量,结合审计人力资源状况,合理安排专项审计调查时间。
    (四)开展必要的审前培训工作。专项审计调查的目标、调查范围、内容和重点确定之后,如何组织实施是实现专项审计调查目标的关键。固定资产投资专项审计调查涉及能源、交通、原材料、水利、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等多个行业。在调查工作展开之前,对全体参审人员进行审前培训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培训,使参审人员了解确立本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背景,领会调查的指导思想,明确调查目标,掌握国家及相关部门出台的与被调查行业及投资项目相关的政策法规,熟悉被调查行业的基本情况和行业投资管理等情况。通过培训,使参审人员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准确的把握审计调查的重点。
    (五)借助社会审计力量和专业人士,弥补审计专业人才不足问题。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涉及的行业多,现阶段审计机关又不可能配齐所有涉及行业的专业人才。因而,为了实现审计目标,必要时可以借助社会审计力量和聘用必要的符合审计要求专业人才参加专项审计调查。使专项审计调查结论和提出的审计建议更具有专业水准,更加准确的为各级政府提供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存在的宏观性、普遍性和政策性问题等经济运行信息。(王景波)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