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几点思考
王本波(湖北省荆州市审计局局长)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8日】
字号:【大】 【中】 【小】
    财政审计是整个国家审计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审计永恒的主题。今年7月,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着眼于、四个并重、四个关键、四个整合”,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的财政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结合荆州市的实际,本人认为,在推动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方面,应当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以实现财政审计新的发展。
    一、牢固树立与财政审计大格局相适应的工作思路
    随着我国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共财政体制逐步建立,阳光财政深入推进,民生财政稳步实施,特别是近年来中央为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不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财政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我们要牢固树立起与财政审计大格局相适应的审计工作思路。
    一是自觉地把财政审计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服务领导宏观决策。要以党委、政府和社会的需求为导向,把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项目、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满园工程等与审计相关的项目纳入财政审计大格局进行安排,从全局的高度、全新的视野把握好财政审计的目标和任务。
    二是把全部政府性资金纳入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范围。新审计法实施条例明确了凡是政府性资金、资产、资源都是审计监督的对象。今年的全国、全省审计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财政审计工作要以推进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为目标,把政府的全部收支纳入审计监督范围,提升预算管理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我们要以贯彻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审计的意见》为契机,不断扩大对各项预算内资金审计的覆盖面,增加对尚未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资金的审计力度,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政府投资项目、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的审计。
    三是紧扣财政体制改革,通过审计在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同时,深入揭示违规问题背后涉及到的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和管理上的的漏洞,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为政府加强预算管理、人大和社会公众加强预算监督提供重要依据。
    四是增强宏观意识和审计成果意识,强化对审计情况的综合分析。要加强审计基础工作,充分运用审计资料,加强分析研究,注意从宏观层面揭示和反映问题,提出加强宏观管理、促进科学决策的意见和建议,推进审计成果转化和运用,更好地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二、切实做好与财政审计大格局相适应的审计文章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加强对财政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温家宝总理要求,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加强预算执行效果审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财政审计提出的新要求。为此,审计署进一步明确了“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维护安全”的财政审计工作总体思路和总体目标、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全体审计人员都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一是紧密结合地方实际,确定财政审计目标任务。一个地方的财政状况,从某种层度上决定着这个地方的财政管理水平,也决定着这个地方一个时期内的财政审计重点。从荆州市的实际情况看,当前主要是通过财政审计,促进深化财政四项管理制度改革,改进部门预算编制,规范部门预算管理,维护财政安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进而推进建立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和公共财政体系。
    二是以财政收支管理为重点,加强对财政运行全过程的审计。近期,主要是通过财政审计,改进预算编制,规范预算管理,着眼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推进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要将财政审计监督贯穿于财政管理全过程,把审计监督作为促进财政部门不断改进、完善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三是以财政资金为主线,以管理、分配、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项目为抓手,按照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要求,统筹安排部署。坚持把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与其他专项审计结合起来,加大对民生资金、民生项目、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力度。充分利用审计调查和跟踪审计的手段,前移监督关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四是不断深化财政审计内容,主要是在对财政部门、税收征管部门、部门预算执行单位审计的基础上,关注公共财政预算、政府基金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推动建立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加强对财政预算管理中涉及体制、机制、制度方面问题的研究,提出建议,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对财政资金、专项投资和民生项目的绩效审计,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揭示问题,提出建议,促进全面、有效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加强对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的审计,扫除审计盲区;开展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审计,确保财政资金有效使用。总之,要围绕财政审计大格局,做好大财政审计的文章。
    三、充分发挥与财政审计大格局相适应的审计作用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是促进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对财政审计规律认识逐步深化的体现。
    一是财政审计的组织实施要体现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要求。在实践中,要逐步建立以财政管理审计为核心,以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财政转移支付审计、财政专项资金审计、财政收入征管审计等为基础的预算执行审计体系。
    二是制定好审计工作方案,严格按照审计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和重点组织实施,确保审深、审透。在审计中要注意把握总体,立足宏观,加强对审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综合分析。
    三是不断提高“两个报告”的质量,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两个报告”是财政审计的最终成果,也是大财政审计成果的有效载体。要不断研究和改进“两个报告”,增强“两个报告”所反映内容的宏观性、整体性、系统性、全面性,力求将发现的问题、形成的原因、审计评价处理和整改情况等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政府加强宏观管理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效履行监督职能提供重要情况和依据。
    四是逐步推进审计结果公开。要进一步完善以审计工作报告为主体、单项审计结果相配套的审计报告体系,并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要求,逐步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通过“阳光审计”推动“阳光财政”,提高审计工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
    四、着力构建与财政审计大格局相适应的运行机制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必须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予以保障。
    一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是审计监督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需全体审计人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二是要加大财政审计培训力度。要加强财政理论与财政审计业务知识的系统培训,全面了解国家现行的财政体制、制度、相关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把握财政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要建立审计机关内部和系统上下财政审计的交流互通机制,充分运用四级互联网络,建立网上审计业务指导咨询平台,使审计人员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不断提升财政审计实战能力。
    三是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计划、统一方案、统一要求、统一口径、统一成果运用,实现财政审计与行政事业、社会保障、投资、农业、环保、经济责任等专业审计的有机结合,建立目标统一、内容衔接、层次清晰的财政审计一体化工作格局。
    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逐步推进联网审计。要以金审工程二期建设为契机,积极创新财政审计方法,构建财政审计数据平台,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财政审计业务的融合,全面推广财政联网审计,积极探索财税部门信息系统审计,提高财政审计现代化水平。
    五是加强财政审计规范化建设和业务考核。要积极研究财政审计工作规范和操作指南,对审计目标、重点内容、主要环节、操作步骤、审计方法、质量控制、审计责任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不断完善考核体系和量化标准,促进财政审计行为的进一步规范。(王本波)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