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计精神和理念发展的导向
张文芳(山西省壶关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3日】
字号:【大】 【中】 【小】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审计人员如何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贯穿于审计工作,是一个不断探索规律性,推进审计创新与科学发展的过程。
    一、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丰富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和发展
    (一)求真务实,科学审计。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在审计工作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刻认识在国家改革开放及当前经济转型发展中审计机关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 服务大局、服务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政府对审计的必然要求,也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积极服务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建设性作用,审计机关要主动做到“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
    (二)以人为本,和谐审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并进一步把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概括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审计工作中表现为是否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生态文明、是否在劳动本位的基础上追求效率和活力及共同富裕、是否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需求作为判断审计和谐发展的标准,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和前瞻性,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审计的视角关注民生并致力于改善民生。促进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发展。
    (三)紧跟时代,创新审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面向时代、立足现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承接,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致的体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加强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方针政策教育,进一步弘扬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改革、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审计人员应自觉摈弃那些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旧的思想、观念、思路和做法对审计工作的束缚,积极适应形势需要,及时掌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中央经济会议精神,以及全国审计会议的主要目标和新思路。另外要大力推广运用审计现场实施软件和审计管理软件,构建审计信息网络系统,逐步实现审计技术由过去以手工操作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进行的审查,发展到对数据系统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现代审计模式,探索完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审计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四)知荣明耻,文明审计。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提炼和概括出的八个方面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为在当今社会中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在审计工作中,坚持正确的荣辱观,就是要树立依法审计、坚持原则为荣,营私舞弊、包庇违法乱纪为耻;遵守审计纪律、廉政纪律为荣,违反审计纪律、廉政纪律为耻;以维护国家利益和保障国家安全为荣,损害国家利用和安全为耻;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审计人员的行动指南,使审计人员明确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的界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在审计机关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总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审计机关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结合审计创新转型的实际,坚持不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推动审计事业健康向前发展,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张文芳)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