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我国财政绩效审计发展的因素及几点建议
张爱华(审计署驻重庆特派办)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30日】
字号:【大】 【中】 【小】
    财政绩效审计就是对政府部门或组织利用财政资金进行公共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计评价。近年来,我国财政绩效审计在促进深化财政改革、规范国家财政管理、健全财政制度法规、提高财政绩效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财政绩效审计主要是以专项审计调查的形式存在或与经济责任审计结合,通过揭露和查处违法违规问题以及造成损失浪费来促使被审单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仍然属于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绩效审计。如预算执行审计中的专项审计调查就是一种以财政财务真实、合法性为基础的绩效审计。一般与年度预算执行审计同时进行,针对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专门事项或专项资金开展调查,仍然侧重于以真实性和合规性为主,过多地关注财政资金的分配、拨付环节,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评价不够。
    一、目前制约财政绩效审计发展的因素。
    1. 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和评价标准。
    一是相关审计法律法规对财政绩效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程序、审计报告形式等缺乏具体的规定和明确的要求。二是缺乏统一可行的评价标准。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是审计机关用于评价被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是实现审计目标的基本前提,是确定审计方法的基础性依据。缺乏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客观上影响了财政绩效审计的质量和审计结论的可信度。
    2. 审计人员的素质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
    财政绩效审计既要审查财政资金的真实性和合规合法性,又要评价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分析能力要求更高,而我国目前财政审计人员与绩效审计需要的复合性队伍和复合性人才尚有很大的差距。同时,由于长期受传统财务收支审计的影响,目前财政审计队伍人员知识结构相对比较单一,审计技术和方法相对简单,研究问题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相对较欠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绩效审计工作的推进。
    3. 相关财政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绩效审计的开展。
    财政绩效审计的基础是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审计过程中如果不能得到真实、完整的财政财务收支数据,就无法保证财政绩效审计的顺利开展。目前由于部分财政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关财政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无法保证,就无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评价。如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时,由于政府债务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举债主体多元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统计口径滞后于债务形式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债务数据统计不完整等原因,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债务的整体运行情况,就不能对债务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只能针对个别案例进行分析,进而提示财政风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发挥。
    4. 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目前在财政审计过程中,审计应用软件开发和设计与审计实践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作用发挥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目前财政审计软件还不能与税务征管信息、国库退入库系统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特别是由于审计对象和计算机审计环境的不确定性,被审计单位在会计核算软件使用方面没有统一,在一些审计数据接口方面仍没有标准的数据接口,需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数据采集和转换上,影响了财政审计工作的整体进度。
    二、对开展财政绩效审计的建议。
    1. 尽快建立财政绩效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和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审计主管部门应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和出台绩效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度上保证和规范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同时,针对审计对象不同特点寻找和建立恰当的指标体系,将定性指标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2. 加大财政绩效审计人员培养力度,同时借助外部审计力量,优化审计人员结构。
    考虑结合审计署人才专业化队伍建设规划,逐步建设专业化水平高、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审计实战能力强的财政税收专业化团队。要根据财政预算体制不断变革的发展趋势加强对财政审计干部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更新,提高其理解和运用政策的能力、查处违法违规问题的能力、综合分析和思考的能力等。在审计实施中,根据项目需要,结合审计人员自身专业特点和业务特长,合理调配审计、工程、财政、法律、计算机等多个专业领域的人员,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审计整体,有效提高整体战斗力。同时通过聘用地方审计机关和其他单位的专家,弥补审计署特派办审计力量的不足,优化审计人员知识结构,达到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的目的。
    3. 充分利用审计成果,开展绩效审计总结。
    要组织力量对有关项目成果进行汇总分析,突破单一的被审计对象、审计区域等限制因素,着眼大局,归纳政策法规、机制体制制度等共性问题。同时,财政审计要紧密围绕国家当前大政方针和热点问题开展,促进国家财政经济体制、机制、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注重各级审计部门之间的配合与信息共享。通过相互配合、协作,加大深层次挖掘和综合分析力度,在更广范围、更深层面发现问题,挖掘信息,提升审计成果。
    4. 加大计算机审计在财政审计中的运用力度。
    预算执行审计涉及的单位多,财务数据量大,必须借助计算机审计采集、转换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生成审计疑点,为审计查证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提高工作的效率。利用计算机进行绩效审计,关键是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和审计操作平台,对财政支出活动实施有效监控与评价,提高审计机关在信息化条件下实施审计监督与评价的能力。要根据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化环境,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有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和审计操作平台,加大计算机审计在财政审计中的运用,确保财政绩效审计的顺利开展。(张爱华)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