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促进审计人员的心理健康
孙晋同(江苏省铜山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04日】
字号:【大】 【中】 【小】
    目前,特殊的工作岗位,特殊的工作对象和上级特殊的工作要求,给审计干部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作为审计人员,除了面临一般人所承受的工作职责、个人进步、社交处世等方面心理压力之外,还面临着特殊的工作压力,更容易被心理问题所困扰。对审计人员心理健康的研究,是一个亟需重视、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审计人员心理健康容易存在的问题

    (一) 工作倦怠。主要表现为:1.情绪欠佳。有些审计人员即使已经拥有在很多人看来十分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仍然不知足、不满意。有些审计人员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对工作缺乏兴趣和新鲜感,上班思想不集中,幸福指数比较低。有的认为自己奉献的多,得到的少,整天牢骚满腹,怨气冲天。有的认为升迁无望,就不再有什么追求,对工作没有激情,缺乏职业成就感。2. 思想懒散。有的认为“船到码头车到站”了,守摊思想严重,只求四平八稳,不出差错,凡事不担责任。有的养成了听安排、等计划的习惯,被动地应付本职工作,更谈不上工作创新。有的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分歧,不愿发表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习惯于随大流、当中游。有的办事拖拉,遇事“踢皮球”,懒散骄奢。3. 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熬年头、熬资格、熬待遇。

    (二) 心理焦虑。主要表现为:1.深化改革引发的焦虑。近年来审计系统接踵而来的机构人员精简、公务员登记、领导干部任期制、竞争上岗、能级考核等改革的快步推进,使一些人员压力增大,危机感和急迫感大大增强,内心忧虑焦急,情绪不稳定,患得患失,甚至发生过激行为。2.职务升迁引发的焦虑。有些审计人员对职务升迁的需求比较高,当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动机冲突,长期处于焦躁郁闷状态之中。3.能力恐慌引发的焦虑。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审计工作的高要求,有些审计人员存在“能力恐慌”的问题,对一些新生事物接受不快,工作能力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失去自信。

    (三) 心态失衡。主要表现为:1.失落心态。当前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给审计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他们要么对公务员职业不够珍惜;要么情绪低落,怨天尤人,工作热情减退;少数人甚至会铤而走险,搞起权钱交易。2. 投机心态。少数人员表现出惟上是从的官本位心理,急功近利的虚荣心理,官至富随的逐利心理,孤注一掷的赌徒心理等等。3. 嫉妒心态。不甘心别人事业成功,怨恨他人抢去了机遇,想方设法压制他人发展。

    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 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工作岗位带来的压力。由于审计任务越来越繁重,面对社会和群众的过分关注,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如履薄冰,时刻担心工作失误会直接影响单位的声誉和个人的进步。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心理的脆弱。在工作能力上,感受到了“本领恐慌”。如今审计工作要求逐步采用AO 和OA 系统进行管理和现场操作,大多数审计人员面临着“能力危机”。另外审计人员还要完成地方政府赋予的临时审计任务,压力很大,有可能对本职工作产生一定影响。2. 形象要求带来的压力。审计人员自我要求比较严格,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审计人员必须经得起误解、委屈,甚至忍辱负重的考验。面临的不同工作目标,极易引起公务人员的机体、情绪紧张。时常处于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

    (二) 繁杂的人际关系。现在的人际关系看似简单,但处理起来相当繁杂,往往是“一牵百动”,能引出众多关系,难协调,难平衡,使人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中,会使人的心境受到不良的影响。

    (三) 价值伦理规范的约束。我国是一个讲究伦理道德价值的国家,对公务人员尤其是审计监督的人员来说,来自这方面的要求更严格,正所谓“正人先正己”,稍有触犯,来自方方面面的指责和舆论会令你难以抬起头来,为了避免陷入这种境地,审计人员常常是谨慎从事,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压抑、紧张直接成为对心理健康的威胁。

    (四) 生理疾病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由于过分的脑力消耗,缺少锻炼,身体抗病能力相对较弱,生病又不能及时发现与治愈。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嗜烟、喝酒、熬夜等等,使人失去了有益的心理健康的生活经验对其心理的调适,也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导致人格的偏执并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

    (五) 非常复杂的个性因素。如早期的生活经历、发展过程、气质、性格、能力等,表现为懦弱、狭隘、死板、封闭、守旧、虚荣等,这些不良的个性是不良的心理疾病的个性基础,在许多人身上都会有所表现,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审计人员的心理健康。

    三、促进审计人员心理健康的对策

    为适应新时期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审计机关应积极采取措施关心审计人员的身心健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思想认识到位。只有加强审计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保持审计人员队伍主体心理健康;才能使审计工作更好地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才能不断开创审计工作新局面、破解新难题、实现审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审计领导干部要带头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并带头学习掌握心理保健知识。可以通过讲座培训、网络咨询、现场咨询、心理沙龙、公务员心理社团等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可以在审计人员教育培训的内容上增加心理保健专题,使审计人员能自觉主动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清醒的认识,并能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自我调节与控制。

    (二) 提高审计人员承受挫折的能力。要通过拓展训练等形式,帮助审计人员开阔心胸,冷静地应对各种变化,化逆境为顺境,变压力为动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和完善谈话制度,不仅要在提拔任用时谈,更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谈,特别是当审计人员岗位调整后、工作推动不开、矛盾比较集中时,要及时找审计人员谈话,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给他们送上“心灵鸡汤”。

    (三) 不断完善知识结构。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保持较高的专业水平。审计人员要时刻注意自身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提升和积累,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在审计工作中主动预防自己的不良心理的出现。培养审计人员良好的兴趣爱好。把岗位要求与兴趣爱好相结合,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转变传统审计文化中的不和谐部分,打破陈规陋习,倡导以人为本,积极、开放、宽容、乐观的组织文化氛围。

    (四)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协调审计群体成员行为,帮助审计人员与外界建立和谐正常的人际关系,建立融洽温馨的家庭关系,保持平和的工作氛围。加强干部之间的沟通,消除戒备和疑心,增进了解和信任,增强干部的归属感和自我效能感,改善心智模式,减少审计人员的职业心理压力。

    (五) 建立审计人员心理素质预警制度。加强对审计人员心理健康维护问题的专项研究,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建立健全审计人员心理健康的预防、调整和维护机制,尝试建立心理危机应急机制,建立审计人员心理健康档案,定期为审计人员体检、做好审计人员心理辅导等。当审计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精神健康受到损害时,要及时处理,必要时可以通过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切实维护审计人员的合法权益。

    审计人员的身心健康不仅是构建和谐机关的前提,更是胜任审计工作、建设可持续发展审计事业的重要保证。坚持以人为本,保护、重视审计人员的身心健康,才能促进审计事业朝着更加健康、和谐、文明的方向发展。(作者:孙晋同 江苏省铜山县审计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