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审计机关必须科学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
刘伟琼 魏巨强(湖北省赤壁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30日】
字号:【大】 【中】 【小】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要准确把握审计的基本特征,切实做到依法审计,求真务实,要立足服务,坚持监督”。基层县(市)审计机关面临诸多困难与压力,基于其特有的执法环境和条件,必须科学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才能有效发挥审计监督“免疫系统”功能。
    一、处理好科学发展和审计定位的关系,充分发挥审计预防功能作用,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拓展审计空间上下功夫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县域经济中非公有经济已占主导地位,国有企业主导地位逐步弱化,有人片面地认为审计监督的空间和范围缩小了,职能作用被削弱了。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改制转轨过程中离不开审计监督,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更是需要一个好的经济环境,而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也离不开审计,地方财源建设和公共财政框架建立等都离不开审计监督。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审计监督范围不是缩小了、监督职能不是淡化了,其监督范围是更加广阔、职能作用也越来越大。要认真处理好依法审计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辨别是非,要从维护县域经济发展大局角度出发、从创造良好经济环境出发、从帮助解决问题出发、从促进规范管理出发开展审计工作。温家宝总理强调“审计是依法实行行政监督,建设廉洁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工作,必须加强,不能削弱”,经济越发展越要加强行政监督,只是监督方式方法在不断创新。审计监督重点由过去查错防弊向审计预防作用转变,审计监督内容由侧重经济活动合规合法性,向效益性与合规性并重转变,审计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二、处理好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的关系,充分发挥审计抵御功能,在服务宏观决策和促进规范管理上下功夫
    现在有少数部门单位负责人对审计工作不理解,存在片面认识,认为审计就是查问题、找麻烦,究其根源:一是审计工作宣传力度不够,有些单位和部门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深,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审计工作;二是个别部门和单位本身存在严重违纪违规问题,不愿接受审计、怕审计,千方百计逃避审计;三是审计机关对少数单位长期未进行审计,存在审计盲区,一旦对这些单位例行审计,单位负责人就接受不了,认为以前都没有审计,为什么这次要审计,肯定是什么原因,对审计存在戒备心理。审计是一种制度,有问题要审计,没有问题也要进行审计,审计既要查处违法违纪问题,也要注重在服务上做文章,在服务领导宏观决策和促进规范管理上下功夫,对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审计和跟踪审计,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解剖麻雀,不能只注重查处违法违纪问题,忽视审计服务,做到每审计一个项目,提出合理化审计建议,切实解决几个问题。中央扩大内需措施和各项惠民惠农政策陆续出台,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数额大、涉及范围广,在资金拨付使用过程中,仅靠有关管理部门调拨这些资金容易导致流向非指定用途,审计机关必须把监督关口前移,建立事前介入、事中督查、事后审计的全过程跟踪审计监督机制,改变审计监督“马后炮”局面。通过审计监督如实反映审计情况,在揭露问题的同时,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搞好综合分析,提出审计建议,促进出台管理规章与办法,有效发挥审计监督建设性作用。
    三、处理好审计项目数量和审计工作质量关系,充分发挥审计揭露功能,在查处力度和提升审计成果质量上下功夫
    审计的基本职责是监督,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明确审计了审计范围与方式。但是,由于审计力量有限,不可能每年对所有部门单位、财政资金进行审计,必须在全面审计的前提下突出审计工作重点。要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资金、重点问题的审计监督,做到对财政预算执行、重点执收执罚部门、社会保障资金、涉农惠民等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做到每年必审,注重审计跟踪监督,加大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和经济案件的查处力度。衡量审计工作成效不仅仅在于审计了多少单位,查出了多少违纪问题,处理收缴入库多少资金,更重要的是审计一个单位,被审计单位家底是否摸清楚,违纪违规问题是不是查深查透了,内部控制经营管理和制度是否健全完善,执行是否到位等等,目前,虽然检查监督经常化,但是违法违纪问题却不断出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监督工作质量不高,检查深度不够,对违纪问题处理处罚力度不大,督促整改与跟踪监督效果较差,使少数单位屡查屡犯。做到依法审计、依法处理,查处并重,监督与服务并举,既要在审计深度上加力度,也要在处理处罚上下功夫,更要在责任追究和督促整改上下功夫,只审计不处理或重审计轻处理,只处理处罚不追究相关责任,难以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制约审计监督职能作用发挥。
    四、处理好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其它审计关系,创新审计理念,在整合审计资源和探索审计方式方法上下功夫
    财政审计是审计永恒的主题,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是基层审计机关的主要任务,实际上也是财政审计的一种延伸。绩效审计、审计专项调查是微观审计向宏观审计过渡的审计方式,能有效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和成果质量。目前基层审计机关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因专业人才缺乏进展缓慢、经济责任审计大部份停留在离任审计、绩效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也是很少涉及,主要精力与力量还是放在常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方面,制约了审计监督职能作用发挥,必须创新审计理念,科学整合审计资源,不断探索审计方式方法。一是要改变传统的审计方法,科学地做好审计项目计划安排,把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审计、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专题审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审计人力和审计项目最优配置,对同一单位不同内容审计必须在一次进点审计中完成,严格控制重复进点,既节省审计人力,又减少协调工作难度。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要克服畏难心理,全面推行计算机审计,要充分利用审计成果信息资源。认真搜集整理历年的审计查证有关数据资料,建立审计数据资料库,同时,还要有效地利用社会审计组织、内部审计成果信息资源,建立和完善审计成果信息传递渠道,少走弯路,节省人力资源,降低审计成本,有效地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五、处理好审计业务工作与审计五项基础建设的关系,统筹审计工作协调发展,在提高执法水平和队伍整体素质上下功夫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推进队伍建设、法治化建设、审计信息化建设、审计理论建设和审计文化建设,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审计部门作为经济监督部门,必须要把廉政建设放在首位,廉政是审计工作一条生命线,如果在廉政建设上出了问题,审计工作质量就会存在问题,严重影响审计执法公正。审计人员处在反腐败第一线,自身一定要过得硬,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起考验,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审计干部要培养开拓创新精神,树立宏观服务意识,发扬务实、诚信的作风,要敢于坚持原则,说真话、查实账、报实情,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工作方式、工作手段在不断改进、提高,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开展计算机审计和绩效审计及专项审计调查,更新审计知识。在抓好审计业务工作的同时,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多渠道、多途径组织审计人员学习培训,系统地组织学习审计理论与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掌握计算机操作知识。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