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计心理学——审计假设
许定维(湖北省通城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4日】
字号:【大】 【中】 【小】
    
    我们知道,学科的分支是因为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所产生的。审计的特殊性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审计的特殊性就在于对所审查对象持有怀疑,验证其经济活动是否真实。这就是审计的特殊性。只有怀疑才会产生假设。比如,一个单位在某一时点上账面反映货币资金是10万元,究竟是不是10万元,有三种可能:或许没有10万元,或许不只10万元,或许正好是10万元,具体是哪一种情况,只有对货币资金进行盘存才知道。对上面这一思想过程,细分之下就会发现,“究竟是不是10万元”是怀疑;“或许没有10万元,或许不只10万元,或许正好是10万元”是假设;而货币资金的盘存是验证。不言而喻,象其他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费用、税金、损益,内部控制等等,都是在一种假设的前提下去审计验证。审计假设是对审计对象所反映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怀疑前提下的假定。没有假设,就不必要审计;没有假设,审计就不会从其他学科中游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审计假设是审计实施过程的一个心理活动,是审计的灵魂,是贯穿审计学的一根红线。本文就审计假设与大家作一番探讨。

    一、 审计假设的合理性

    假设不是凭空捏造。它不能脱离事物的发展规律,与社会现象有着内在的联系,这就是假设的合理性。在审计过程中,对被审计单位反映的经济活动作一些合乎情理的假设,是发现问题的前提条件和有效途径。例如,2008年查冰雪救灾款物,从县财政账上反映拨某乡镇的40万元,究竟这个钱拨没拨下去?带着这种假设接着查该乡镇。一查,果不其然,这40万元刚到下面打个转,又返到县农业局账上了,这笔钱县某领导准备挪作他用。由于审计及时,得到了纠正,专款得到了专用。“钱拨没拨下去?”这个假设与结论基本一致,看似一种偶然的吻合,但偶然中包函着必然的因素。因为你的假设,与个别社会现象有一定的联系:可能存在着专款没有专用的现象,才会作“钱拨没拨下去”的假设。

    有的假设并不是一定的具体目标,可能是一种朦胧的怀疑。如审计某物资局,在开支中发现一张转往食堂的“伙食费”收据,金额7000元。一次伙食费几千元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是不是“伙食费”的名义后面还藏着其他问题?审计人员带着这种假设到食堂查账,查出某物资局以“伙食费”名义将钱转往食堂,再从食堂发放钱物的问题。象这种假设就没有一定的具体目标。但如果不去假设,就不可能发现问题。

    二、假设的关联性

    审计假设的关联性是指由审计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引起对另一审计事项的假设。审计客体的内在联系分左右关联、前后关联等。
    (一)前后关联。如审查利润,由利润引起的联系,前联成本的真伪,进而是料、工、费的真伪,等等。后联所得税的征收、利润分配等问题,这就是审计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是由会计核算的联系所致,假设引起的关联就可以叙述为:利润真实吗?有没有多转成本,虚列成本?所得税缴纳和利润分配是否正确,有无扩大提留比例?

    (二)左右关联是指审计客体的横向关联,比如,在甲学校发现对学生收费有不入帐的问题,你在审查学校门店租金收入时,也可以假设其租金收入有可能没全在收入账上反映。甚至,当你在甲单位发现的问题,在乙单位也可以作同一问题的假设,如湖北省今年的村级债务审计,在甲县有虚报村级债务的情况,在乙县可能存在同样虚报的情况。

    假设的关联性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培养追根究底的思维习惯。

    三、假设不等于事实,它有待于验证

    审计假设是为了更好地发现问题,决不可以假设就主观臆断,而认为一定有问题,它必须去验证。如某县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审计,当年应拨付某乡镇651万元,实际拨付621万元。是不是县财政截留了30万元?审计人员带着这种假设继续查,发现在第二年的1月份,县财政将尚未到位的30万元拨下去了。审计假设是一种观念活动,是行为的先导;思想支配行动,行动验证思想,只有先产生假设,然后,才能发现问题,假设是发现问题的充分条件。

    审计假设虽是一种主观活动,但同其他经济规律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即使我们不承认有审计假设,但在工作中自然或不自然地运用了它,这一点毋容置疑。事物的变化发展有一个过程,认识事物的变化发展同样有一个过程,当我们一旦认识并掌握审计假设的时候,定将为审计工作起到很大的作用。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