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审计文化涉及的因素
田建东(河北省永年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06日】
【来源:河北省永年县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审计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从事经济监督和经济证明性质的管理活动而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可以认为,审计文化是国家审计组织和广大审计人员在长期的审计实践过程中培育、修炼和发展形成的以社会主义公共文化为基础,具有时代性和共同的审计精神、理念、职业道德、追求目标和整体环境的总和或氛围,它涉及到多种因素和方面。审计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客观上是一个多层次性框架结构体系,涉及到诸多因素。                  
        第一,以体现国家意志为前提。历史事实证明,任何一个时期的任何一种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都是与反映那个国家意志的体制、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法令和其他管理规定息息相关的,甚至置于国家管理和控制范围之内,在发展过程中虽有局部的或时段的超前性,但在本质和总体上不能违反国家的意志,否则就不能健康发展。因而,审计文化建设必须充分体现国家意志,一是审计机关和全体审计人员必须有维护国家政权和国家制度,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和有关规定的自觉性,体现国家的意志;二是理解和实践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政治方面的要求,体现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三是认真履行国家赋予的审计职责,执行审计纪律和有关规定,以履行职责和尽义务的行为,在这个领域实现国家意志;四是要尽到《宪法》规定的公民应尽的义务和《审计法》规定的审计人员应尽的义务,实践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公共文明。
        第二,有和谐、公允的内部环境为条件。环境可以改造人、培育人,而人也可以改造环境。那么,我们在推进审计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使软环境与人的发展相协调,沿着健康发展的方向相互作用不断前进?关键是要营造良好的软环境,以人为本,为人的发展服务,为文化建设创造条件。一是领导干部要做勤政廉政的表率,以表率作用弘扬审计机关正气;二是领导干部要坚持国家规定的用人原则和标准,任人唯贤,建立和完善用人制度和选拔任用干部的平等竞争机制;三是领导干部要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培养人才,支持人才干事创业,干成事业;四是协调机关内部的关系,完善所属各单位相互衔接的工作协调运行机制,遏制嫉贤妒能行为,创造相互支持的、和谐的工作体系;五是培育具有凝
    聚力的审计职业精神,强化学习,倡导审计奉献精神;六是严格审计纪律,培养依法廉洁审计的品质,为审计文化建设提供支持条件。
        第三,有共同追求的审计目标为前景。审计人员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也都有各自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终生追求目标,同时也有共同追求的社会公共目标,表现出追求目标的双重性。作为一个执政党、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一个机关和一个单位对每个成员理念的要求,只能是求同存异,通过文化建设活动,促使个人追求目标与实现社会公共目标相和谐。因而,审计机关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党和国家的规定要求和提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审计职业特点,通过教育和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以审计职业为载体形成共同的审计价值观、政绩观和追求目标。以这种共同的愿景,引导和组织广大审计人员形成奋进的合力,追求共同的目标,认真履行审计职责,开拓创新审计工作,实现审计监督作用效应的最大化。
        第四,以时代性的审计职业文明为主体。审计职业文明是审计文化先进性的具体表现,也是审计机关文化的主体。它直接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审计职业道德修养、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审计行为和审计形象。所以,推进审计现代文化建设,必须强化以审计技能训练、审计文化素质培养、审计职业道德修养、审计工作方式改进、审计工作态度和审计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审计职业文明建设。同时,还必须把审计职业文明建设作为审计文化建设创新能力的核心,支撑和促进审计文化建设。
        第五,以有凝聚力的现代审计精神为核心。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组织、一个单位都需要有一个各具特点的,具有凝聚力的精神,以统领大家的思想,导向方向,凝聚力量,形成合力,共谋发展。如果没有一个统领大家思想的精神,就没有核心,没有精神寄托,就会失去共同追求目标的内在动力,成为各行其事的一片散沙,不可能造就一番事业,也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审计机关作为独立履行国家审计监督职能的部门和审计监督体系,要有效发挥经济监督职能作用,使审计事业稳定创新发展,就必须塑造现代审计精神,统领广大审计人员的思想和审计全局工作,形成审计整体力量,引导大家自觉地为共同的审计追求目标而奋斗。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