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产业结构审计的重点和内容
任慧莉(江苏省南京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02日】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我国工业企业一直把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作为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企业审计应与时俱进,积极转变审计思路,以企业结构、产权结构、产品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调整为主线,重点审计以退出性、布局性、外向型及升级性的调整带动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和实现产业升级的情况。在审计中应重点关注:

    一、产业组织结构和核心企业的带动力。重复建设、过度竞争是导致我国目前众多产业创新能力弱、国际竞争力低的重要原因,需要通过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来重塑我国的产业组织结构。目前,审计中发现不少行业都在着力打造产业园区,旨在以核心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因为核心企业对技术的垄断程度较高,掌握着行业中的技术标准,决定着产品更新的速度,担当着行业中技术创新领跑者的角色。因此,审计时应重点关注:在核心企业的培育过程中,核心企业是否掌握核心技术,是否建立起核心企业指导配套企业进行加工和技术创新的机制,是否有为核心企业配套加工的企业群和行业技术中心,核心企业的带动力是否明显。

    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工业结构低度化、产业竞争力不强是我国众多产业竞争力水平提高缓慢、大批企业被淘汰出局的主要原因。审计时应重点关注:产业结构的低加工、低技术特征是否突出;单位产出消耗过高、排放过高的现象是否存在;在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产业领域,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如何?财政是否对行业共用技术开发平台有持续投入;是否有专门为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服务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否将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衔接,使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较好地结合。

    三、行业管理模式与发展战略的匹配。在审计调查中我们看到:不少企业选择多元化发展来保持和增加规模,以提高整个行业的市场占有率,但由于没有建立多行业或者多市场组合,没有建立合适的管理模式去管理整个行业,因此,反而抑制了行业发展的整体优势。审计时应重点关注:业务经营领域分布,多元化程度,不同行业发展规模、盈利能力、价值贡献、竞争能力和管理模式的匹配程度,以及建立起来的管理模式是否与市场和银行信贷体制的转变等动态地协调一致。

    四、引进项目与内资企业的产业关联度。合资企业已经在我国现有技术含量相对较多的行业如:医药、化纤、专用机械、通用机械、汽车等取得了主导地位,但外资企业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起到技术示范的作用,起不到技术扩散的作用,并且对外资的过度依赖加大了经济稳定发展的风险。审计时应重点关注:是否通过政策优惠、研发环境的改善,鼓励跨国公司不仅将其生产基地,而且将其研发机构、甚至研发中心向我国转移;是否重视国外人力资本如技术专家等智力资源的引进,借助外脑提高国内劳动者的素质、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是否通过政策导向来促进外资的技术外溢效应,使外资带来的先进技术转化为本土内生的技术能力;是否利用国内的人员和市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争取更有利的谈判地位,为中方争取更大的利益;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的产业关联是否不仅局限于原材料、零部件采购等后向关联,而且更积极地向技术研发、产品创新方面的前向关联。

    (作者简介:任慧莉,公共管理硕士,高级审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现任南京市审计局工业交通审计处副处长,从事企业审计和研究。邮编210008,电子邮箱:lili1224nj@yahoo.com.cn,)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