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财政审计监督不断深化
康俊廷(审计署郑州特派办)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15日】
【来源:审计署郑州特派办 】
字号:【大】 【中】 【小】
     
    财政审计是政府审计的永恒主题,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突出审计重点,创新审计思路,探索审计方法,深化审计内容,注意从体制、机制、政策、法律、管理等层面分析原因,提出综合性的审计建议,力求在宏观调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突出审计重点,深化财政审计效果

    “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注意实效、推动工作”是审计工作应坚持的重要原则。在现阶段,财政审计应重点关注五个方面:

    1、 关注体制、机制运行情况。

        规范化的财政管理及财政政策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有科学、完善的体制机制作保障。财政管理与监督中的有些问题反复出现,如投资失误、损失浪费、资金闲置等问题,很多是体制与机制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有的属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下来的,至今尚未解决;有的属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体制机制建设滞后形成的。针对这种情况,财政审计要把促进解决现实问题与促进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结合起来,重点促进解决财政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的新的财政管理体制、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整体效益。

    2、 关注宏观调控政策落实情况。

        围绕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这一主题,财政审计应重点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一些调控政策在执行中存在棚架现象,财政审计应注意在揭示问题、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从宏观管理方面提高改进建议。一方面促进宏观政策的落实到位,另一方面促进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完善,有效地发挥财政审计在宏观调控方面的重要作用。

    3、 关注民生改善情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的财政审计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围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开展审计工作。查处并纠证侵害人民群众各项权益的违法违纪问题,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促进人民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落实到位。

    4、 关注政府依法行政情况。

        财政收支活动及其结果,体现着政府的活动范围与方向,体现着政府活动的价值取向。强化财政收支审计的重点在于关注政府依法履行管理与监督职责情况。特别是预算编制、调整、执行的合法性及规范性情况。针对目前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在履行经济管理职责中存在的越位、错位、缺位现象,应加大对政府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及其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5、 关注重大违法违纪情况。

        对经济活动实施综合性的审计监督是财政审计基本职责。围绕这一职责,财政审计应在总体把握被审计单位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加大对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绩效性的分析力度,重点查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力求在大案要案线索发现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集中揭露一批社会影响大、危害大、性质严重的重大经济案件,推动廉政建设及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二、探索审计思路创新,推动财政审计内容与方法转变

    为不断强化上述审计重点并取得实际效果,关键在于实施具有根本性意义的四个转变:

    1、突出绩效审计,探索由常规性审计向绩效审计转变

    财政审计应在坚持真实性与合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绩效审计的力度。财政绩效不仅仅指专项资金使用绩效,整个政府性财政收支都存在绩效问题。财政绩效审计应突出三个方面:一是正确评估财政收支的经济性。各项收入与支出结构是否合理,是否遵循了增收节支原则,是否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标准、范围、定额征收与使用;二是正确评估财政收支的效率性。各项收入是否应收尽收,各项支出是否及时拨付到位,追加预算是否及时等;三是正确评估财政收支的效果性。各项资金收入与支出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否存在挪用、挤占、闲置浪费情况等,财政审计力求做到“真实、合法、绩效”三位一体。

    为不断推动财政绩效审计的发展,在审计实践中应注意围绕审计目标,不断强化绩效意识,从方案制定、重点确定、成果反映、项目总结等方面,设定绩效评价标准,科学评估财政审计绩效。

    2、强化决策审计,探索由执行环节审计向决策、执行等环节审计转变

    审计作为促进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是通过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实现的。监督的对象是“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监督的重点是“决策、执行、反馈”等环节,监督的内容是“人、财、物”。对财政审计而言,对权力的监督主要体现在与财政收支相关的经济活动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方面。

    筹集与分配资金是各级政府及其财税部门的重要职责,集中体现为财政预算编制及其执行两个主要环节,可归纳为财政资金运行过程中的决策权与执行权。财政审计应重点关注预算编制、调整与执行情况,加大对财政决策权、管理权、使用权的监督,通过对预算编制及调整的审计,可以发现预算编制与调整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是否存在随意调整与分配不公正现象,从源头上制止和纠正财政收入与分配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对财政、税务、海关及其它预算执行部门的审计,可以制止财政资金在筹集与使用过程中的权力异化现象,促进这些部门规范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3、加大成果反映,探索由反映单一性审计信息向反映综合性审计信息转变

    审计信息是审计机关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也是审计主要成果的集中体现。在财政审计中,应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及社会关注的焦点与热点问题,加大审计信息综合分析力度。同时注意对审计中发现的单个的、零星的、原始的审计素材进行综合性加工,有意识地上升到宏观经济管理的高度进行分析,力求从苗头中发现倾向性、个性中关注普遍性、动态中把握规律性,撰写一批份量重、价值高、宏观性强的综合性审计信息简报,逐步改变反映审计信息单一、缺乏综合性与宏观性的传统做法,推动财政审计成果反映上层次、上台阶。

    4、注意综合审计,探索由“帐本审计”的传统审计方法向现代综合性审计方法转变

    现阶段,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办公自动化在政府及其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办公无纸化进程明显加快,财(政)税(务)银(行)企(业)联网、信息资源共享已成为一种趋势,并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财政部门的“金财工程”、税务部门的“金税工程”、海关部门的“金关工程”建设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办公自动化及管理现代化有力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以税务机关的税收征收为例,全国税务系统已建立了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形成纵横交错的监督制约机制。从税源控制、税款征收、税收监管、纳税人的应征税款、入库税款、罚款及滞纳金计算等数据实施全程控制,强化了税收执法及清理欠税的刚性,有力地推动了税收征管工作的现代化。
    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冲击着传统的财政审计,给新时期的财政审计工作带来严重的挑战。财政审计要主动适应这一变化,积极寻求对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审计方法,逐步实现由“帐本审计”的传统审计方法向以计算机审计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综合性审计方法转变。具体讲,就是依托信息化系统,开展计算机网络审计,认真分析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运行特征,对经济运行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转换、审查、归纳与综合,最终实现对政府及其部门职责履行情况和执行政策情况的综合评价,揭示这些部门在依法行政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存在的隐患,在此基础上从体制、机制、政策、法律、管理等方面提出审计建议,促进其加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在当前情况下,要特别注意分析研究政府及相关部门信息网络化管理特点,认真总结财政审计的方式、方法,区别不同单位情况,分别建立适应财政审计要求的预算收支、税金征收、通关作业的财政审计模型及审计软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政体制改革需要。

    三、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有效防范规避审计风险

    财政审计的重点对象是政府及其部门,这些部门既有组织财政收入与财政分配职能,又有制定经济政策调控经济运行职能。就其审计内容而言,不仅涉及财政预算执行的真实、合法,而且涉及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更重要的是涉及一定时期内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状况。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及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加之现实经济运行中存在大量合理不合法及虚假会计信息,因而客观上存在较大的审计风险,这些风险存在于财政审计的全过程。

    为有效地防范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审计前调查、编制方案、搜集证据、填写底稿、撰写报告、归集档案等环节实施审计全过程质量控制。

    1、细化审计质量控制办法。根据“国家审计准则”规定,针对不同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特点,细化审计质量控制办法,强化审计责任,锁定审计质量重点及风险控制重点,明确审计组及审计人员的行为准则及操作程序,对审计项目应承担的有限报告责任、舞弊事项发现责任及审计差错追究责任,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2、实行双向承诺制,区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审计组进点后,要求被审计单位及相关人员,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做出书面承诺,以区分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员与审计人员的责任;审计结束后,由审计组长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运用法规的正确性、审计评价的公允性及执行审计纪律情况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3、严肃审计纪律,实行审计项目差错追究责任制度。在具体审计实施中,审计人员应严格执行审计纪律,用纪律规范、约束审计人员的行为。具体说有三点:其一,严格执行审计保密纪律。审计人员对所接触的被审计单位资料负有保密责任与义务,对造成泄密事件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其二,严格审计工作纪律。审计人员对审计的真实性负责,审计报告、审计信息、审计决定及审计移送文书严重失实的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或行政责任;其三,严格执行审计廉政纪律。审计人员实行费用自理,使用被审计单位的交通工具及办公用具要据实报销,从经济上切断与被审计单位的利益往来,确保审计的客观公正性。

    4、严格审计程序,实施审计全过程质量控制。具体说有三个方面:首先,坚持依法审计与严格审计有据。审计通知书是审计人员依法审计的法律依据,按规定应提三天前送达被审计单位;其次,实施审计质量全过程控制。审计方案应明确审计风险控环节与控制重点、审计证据应有被审计单位或相关人员签字认可、审计报告应主动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所有审计文书都应有审计人员及审计机关负责人签署意见;再次,坚持“评价有据”原则,增强评价针对性与客观性。在具体审计评价中,坚持审计什么评价什么,不超越审计权限,做到没有依据不评价、依据不充分不评价、定性不准确不评价、未经审计核实不评价,力求把审计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