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审计人员后续教育的思考
康宁 (审计署驻沈阳特派员办事处)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11日】
字号:【大】 【中】 【小】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处处充满了创新和超越,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审计人员不可能以特定的专门知识或规则一劳永逸地应付和处置各种情况和问题,必须具有自学能力和不断应付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能力。提高审计人员判断水平的最有效办法就是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

    一、目前后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十三条中虽然提到“审计机关应当建立和实施继续教育、培训制度,保证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但从国家层面没有出台有关继续教育的具体制度安排。在这方面美国会计总署的做法值得借鉴。如《美国政府审计准则》(2007年7月修订版)中阐明了对审计人员后续职业教育的要求,如“所有接受公认政府审计准则指导的审计人员应该每两年至少参加24小时的后续职业教育”等有关继续教育时间和内容的规定。

    其次,在培训内容方面显得缺乏针对性且后劲不足。对审计人员的素质培养侧重在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业务素养三个方面,而相对忽视了其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及其适应复杂审计环境、处理特殊事件、驾驭全局能力的训练,导致审计后续教育存在着“盲区”。

    第三,没有针对不同级别、不同学历和不同年龄段的审计人员的特点进行差别化培训。如针对审计机关负责人、审计组组长及主审所担负工作的不同,年轻的审计人员记忆力好、年老的经验丰富等特点分别制定培训计划。

    二、加强后续教育的思考

    审计干部培训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接受新观念,树立新思维,使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培训内容、培训手段不断改进、创新。

    (一)建议制定出台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办法,以便在制度上保障审计人员后续教育的时间和内容,也便于审计人员有时间和精力系统性地学习所需知识。

    (二)树立培训贯穿审计职业生涯的观念。首先对新录用大学生以及其他岗位转来的公务员做到先培训后任职。所有进入审计队伍的人员都要接受规范的入门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职业道德、规章制度、办事程序、公文格式、审计理论和基本技能等。其次要针对不同级别的干部开展相应的任职培训,任职培训应根据所任职级职务分层次设计培训课程和目标。第三要建设具有职业特色的审计业务培训体系,分专业进行技术培训,对不同专业的审计人员进行专业领域的政策知识、审计技能培训。同时注重跨专业培训,如对财务审计人员可以进行法律、计算机、网络、管理等专业的培训。

    (三)培训中注意扬长补短。处在不同的年龄层次,具备不同的学历,拥有不同的就业时间,审计人员就会有不同的特长和短处。老同志的特长是实践能力强,但对新技术的掌握比较慢。刚毕业的学生理论能力较强,实践能力却比较差。因此,对老同志应多进行一些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培训,对年轻人应多进行一些实务上的讲座,这样收到的效果会比较好。

    (四)与国外审计机构建立良好联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模式。一方面可以组织或选拔优秀的年轻人到国外去学习,接受短期、中期培训;另一方面可以请一些国家的审计专家来中国授课,在职审计干部、高等院校的老师均可以聘请参加培训。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