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好民生审计
董德新 审计署驻沈阳特派员办事处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06日】
字号:【大】 【中】 【小】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果充分表明,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作为政府监督部门,审计机关应积极开展民生审计,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

    一、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切实做好民生审计工作

    实践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审计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经济监督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大力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上来,严谨细致做好审计工作,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就是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审计机关应当把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把“立审为公、执审为民”的思想贯穿到审计工作中,在审计中突出为民服务的意识,搞好民生审计,对那些关系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项目和重要资金实施审计监督,确保民生工程质量和资金的安全。  

    二、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好民生审计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监督国家政策法规落实情况保证人民群众享受发展成果

    实践科学发展观要保证人民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把科学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上,体现在人民的全面发展上。民生审计要针对党和国家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定惠民政策执行的是否到位与效果,通过对我国现行收入分配、“稳中偏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与民生关系的宏观政策的审计监督,在保证这些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的同时,为查找差距与填补漏洞服务。同时,还应关注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实际执行情况,确保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医疗、救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得到贯彻执行,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

    (二)对民生项目开展绩效审计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切实做到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民生审计要关注新农村建设、生态保护、中小学危房改造等重点项目,从项目管理、招投标、政策落实、资金使用、工程质量等方面进行监督,根据项目实施周期和进度,开展连续性审计,切实保证工程质量,防止侵占和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发生;还要加强对社会保障、教育、住房、公共医疗卫生、支农资金等资金的审计监督,关注民生资金的管理、使用、流向以及绩效状况,确保资金的安全、完整和使用效益,注意查处各种侵害群众合法利益的行为,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三)深入群众实地调查做到审计为民

    实践科学发展观要走群众路线。审计机关应把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密切关注人民居住、医疗卫生、就业、收入等情况,做好民生审计,为民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保障。一方面,民生审计要做到生活保障,这需要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真实的社会现状,认真倾听民众心声,善于发现、剖析并解决人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民生审计还要做到制度保障,从更广的角度、更高的层面分析研究问题,认真查找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从宏观视角寻求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便于催生出更多的惠民政策出台。

    (四)强化履职监督加大查处违法违纪问题力度

    实践科学发展观要保障人民政治经济利益和社会权益。审计监督要做到切实保障人民的权益,就要对政府和领导干部履行民生责任进行监督,防止越权乃至侵犯人民权益的行为发生。首先,监督政府履行民生责任,通过对政府在依法行政、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机构运作的绩效等方面进行审计监督,促进政府改进工作提高其服务民生的能力;其次,监督领导干部履职行为,加强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和社会责任的审计监督,对其行政行为进行公允的评价,规范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促进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服务人民。再次,注意揭露和查处民生领域违法违规问题,严惩违纪违规人员,积极预防腐败,维护国家政治经济秩序,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