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用三爷”是一堂家风必修课
侯天柱(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2日】
字号:【大】 【中】 【小】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强调家风问题时运用清朝官场上流传的一句劝进之言:“莫用三爷,废职亡家。”“三爷”是指三种人:“子为少爷,婿为姑爷,妻兄弟为舅爷”。意思是为官不要一味任用至亲,如果对亲属任意放纵,容易遭致废职亡家的下场。总书记意在告诫领导干部不仅要洁身自好、严于律己,更要严格约束和管好至爱亲朋,以清廉形象和纯正家风为社会带来正能量。

据中纪委监察部网站统计:从2015213日至1231日,该网站共发布34份省部级及以上领导干部纪律处分通报,其中21人违纪涉及亲属、家属,比例高达62%。从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总希望有人“带带儿子”“多帮帮儿子”,到河北省委原书记程维高以“是否帮助儿子”为提拔干部的标准,再到广东韶关市委原政法委书记叶树养以“留下2000万给儿子、2000万给女儿女婿”为人生目标。刘铁男在儿子刘德成小时候便告诉他,“做人要学会走捷径,要做人上人”,其子“从小就觉得钱是万能的,有了钱就有了一切”。刘铁男后来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利,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儿子收受他人财物的。这种“全家腐”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容忽视——家风败坏。

“莫用三爷,废职亡家”是一堂家风必修课。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其中的深意,严格自律、约束亲属,以清廉形象和纯正家风为社会带来正能量。不仅要以自身清正为家人、亲朋和身边工作人员树立标杆,更要严格要求并时时提醒、监督家人和身边人。如果不知自律,一味为亲属谋私利,那么等待他的必然是“废职亡家”的结局。

首先要以纪律严家风。好家风,是紧箍咒“紧”出来的。每一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坚持道德“高线”、守住纪律“底线”。突出“自律”,管好自己;突出“管理”,管好自己的配偶,“少爷”、“姑爷”等子女家人,管好“舅爷”等亲朋好友;管好身边工作人员和分管的部门;突出“示范”,在守纪律、守规矩上为家人、下属立标杆。要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第八条“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为标准,做到国事无私,政道去邪,法不容情。以拒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定力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其次要以家教塑家风。家庭是思想性格的塑造场,家教是人生价值的奠基石,是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人到国家、到天下,“家”是最重要的纽带,父母长辈融化在爱之中的家教,是最能融入我们血脉的东西。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非常重视家教。毛泽东同志要求子女树立平民思想,告诫子女:“靠毛泽东不行,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去努力、去奋斗。不要把我挂在你们的嘴边上去唬人,要做一个普通人。”周恩来同志要求家人和亲戚严格遵守“十条家规”。这些都为我们树立了范例。

再次要以美德正家风。厚德载物的家风可以成为家庭和谐、社会进步的源头活水。一代名相诸葛亮死前留给儿子诸葛瞻一封家书《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全文虽不足百字,字里行间将一个父亲的爱子之意表达得情深意切,每每读来不由得让人敬仰不已,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反观这些年,我们的家庭风气渗入了太多拜金主义和物质至上,一些“官二代”“富二代”践踏规则,不劳而获,骄奢放纵,不懂得珍惜,“坑爹”“啃老”。我们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是什么呢?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个良好的家风。曾文正公曾说:“一个家族要长久兴旺,靠权力、靠财富都难以传承,但良好的家风却可以代代相传。”(侯天柱)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