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故事”要有“几把刷子”
侯天柱(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26日】
字号:【大】 【中】 【小】

刘家义审计长在近日审计署召开的审计宣传(政务公开)、保密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舆论工作就是要讲故事、辨是非,审计系统的宣传工作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审计故事、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故事。审计长的这一重要讲话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审计机关的领导干部和审计宣传干部要切实担负起审计宣传工作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带头讲好故事。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是一门大的学问,一定要有几把刷子,才能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

讲好故事在思想理论上要“强”。审计宣传工作者担负着把好正确舆论导向、宣传激励审计人凝聚共同理想信念的重要职责。因此,要不断提升理论修养、增加知识储备。要爱读善读提高思想理论水平的书,下决心多读一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要爱读善读增强工作能力、完善知识结构的书,下功夫读一些有关市场经济、国家法律、现代科学技术、新闻传播和审计专业的书,即审计工作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要爱读善读提升精神境界的书,注意读一些有关历史、文学等其它方面的书,重点是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使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在审计宣传和审计理论研究中,坚持问题导向,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审计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善于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审计宣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如此,推动审计理念创新、审计方法创新、审计思路创新。

讲好故事在业务能力上要“棒”。 群众评价一个有本事的人,会形象地称这个人“有几把刷子”。作为一名审计宣传干部,除了政治可靠之外,总是需要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或其他专长上有“几把刷子”。 首先,脑瓜子要灵。审计机关的领导干部和审计宣传干部是做人的工作,要给别人一滴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不仅需要专才,更需要通才;不仅要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看家本领,还要在政治、历史、文化、法律、科技、市场经济等诸方面有所造诣,不断提升理论修养、增加知识储备,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改善心智模式,善于学习新知识、善于接受新事物、善于使用新方法,推动工作上新台阶。其次,笔杆子要硬。对审计宣传干部,笔杆子更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功,是安身立命之本,是开展工作的“武器”。笔杆子不硬就如士兵枪打不准,关键时刻不顶用。所以,审计宣传干部必须把笔头作为一项基本功,勤学苦练,发扬“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精神,直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境界。再次,嘴皮子要溜。何谓宣传,狭义上讲就是“讲”和“说”。善于讲是审计宣传干部的一项基本素质。我们每个审计宣传干部就是一个“多媒体”。要带头“讲”和“说”好审计的“人”的故事。把审计实践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先进典型、先进事迹等呈现给社会,让审计形象更加光鲜亮丽。要“讲”和“说”好审计的“法”的故事。多途径、多形式地向社会广泛宣传审计法律法规,让审计进入寻常百姓家中。

讲好故事在工作作风上要“实”。 或许有人会说,作风实和讲好审计故事二者之间没什么关联。殊不知,这正是讲好审计故事的根本所在。好故事在那儿?在泥土的芳香中,在机器的飞转中,在同群众坐在一起的板凳上,等待我们去挖掘。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还不够近”,因此他在踩到地雷身亡的一刻还不忘按下快门。正是因为靠得近、走得深,才有了《西行漫记》、《谁是最可爱的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这些故事的经典与永恒。审计机关的领导干部和审计宣传干部只有深入基层,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才能心系群众、情倾于民,才能更多地用生动的事实、典型的案例、详实的数据说话,才能把想表达的观点寓于鲜活的故事之中,娓娓道来、可亲可信。要想写好审计故事、讲好审计故事,就必须常接地气,多多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用大众的生活习惯、经典用语等写故事、讲故事。只有多一些“泥土味”,去一层“官僚气”,才能心中有底气、笔下添才气,写出的审计故事才能打动人心,鼓舞士气,增强斗志。(侯天柱)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