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审计案例应善于“解剖麻雀”
董长富(江苏省阜宁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11日】
字号:【大】 【中】 【小】

去年,审计署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2014年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后,为配合宣传,中国青年报和审计署办公厅合作,推出了《云南“双百”院长落马记》等8篇系列报道,集中讲述审计工作报告背后一个个扣人心弦的中国审计故事。(见审计署网站案例故事专栏)

纵观这些案例,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在讲述完审计故事后,都由专家学者和参审人员对案件发生的原因和教训,进行一番深刻的分析和反思,并提出标本兼治的建设性对策。如根据审计署挖出的一汽大众销售公司贪腐线索,不少专家进行了深入反思和剖析,认为“一把手权力过大,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失效,是造成此类大型国企贪腐案的直接成因。”而要避免此类问题发生,也提出“‘内部约束’和‘外部监管’必须同时加强。因为纯粹的外部监督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就像一个人,天天去医院看病,也不能保证身体内部的绝对健康。’但‘外部监管’最终也是为了促进内部的有效约束。”由此也促进了国企改革的深化和反腐惩防体系的构建。

各级审计机关每年都要查出很多审计案例,这些案例资源就像交通规则是“血”写的一样,是付出了重大代价后获得的反面教材,既鲜活实际,又颇具研究和警示价值,但少数审计人员没有从“亡羊补牢”、举一反三的角度去认识案例的作用,习惯于浅尝辄止,就事论事,未能从全局、制度、宏观政策落实、反腐惩防体制构建等层面,去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鞭辟入里、举一反三的剖析解构,发挥不了推动体制制度的健全完善的作用,导致一些案例久查不绝,一些问题屡审屡犯,审计的监督作用受到了削弱。

这就要求汲取上述审计案例报道的启示和经验,对案例的“查”和“研”,对问题的“诊”和“治”同等对待,不偏不倚。做到深度开发审计案例资源,把一个个案例,作为问题研究的样本,解剖麻雀,对症下药,或者借助外脑和咨询研究机构的专业力量,优势互补,共同研究,从个别到一般,揭示案例和问题的规律性和普遍性,发挥“查处一个,警示一片、打好补丁”的作用,促进深化改革,完善体制,健全制度,堵塞漏洞,推进内控制度的完善和反腐斗争深入。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免疫”系统功能,避免类似问题再度发生,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董长富)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