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审计力量不足 内部挖潜是首选
董长富(江苏省阜宁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5日】
字号:【大】 【中】 【小】

当前,审计机关承担的全覆盖、保障宏观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推进依法行政、促进深化改革、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任务日益繁重和艰巨,社会对审计机关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是,审计机关普遍存在人手不够用、忙不过来的压力和困难。为了完成各项任务,有一些审计机关采取了扩充人力资源的办法,向上要编制和向外购买社会服务、聘请中介机构。

这些办法固然能解决力量不足的矛盾,但在使用时,不能走捷径、图省事,形成思维定势。应该与内部挖潜增效结合起来,或者先加大内部挖潜力度,在潜力充分释放、仍然存在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再考虑扩编和外聘的办法。不可一边增加人手,一边忽视绩效管理,造成人员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潜能发挥不出,特别是人才闲置和浪费。一句话,要通过内部挖潜增效,以最小的代价,最大化地盘活利用好存量人力、项目、时间等资源,补齐人手不足的“短板”。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管理经验,支上几招。

压降非业务人员比例,把部分管理人员推向一线。要在人员编成上,打破相互割裂的壁垒,实行综合业务科室混编和轮岗制,积极探索综合科室抽调人员配合业务科的方法,要求综合科室单独或联合完成1—2个小型审计项目,缓解一线压力。同时,在综合科室中尝试小型项目送达审计,让综合科室人员既能照顾到本职工作,又可挤出时间完成审计。

加大资源统整力度,实现1+1>2管理效应。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预算执行审计、绩效审计、审计调查等项目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其他审计项目和绩效审计相结合,有效整合和利用审计力量,在同等人员和工作量下,减少重复审计,完成更多的审计任务。实行局领导和各科室分别挂钩联系单位和部门内审机构的“双挂钩”制,锻造内审队伍的战斗力,筑起第一道“防线”,减少问题发生率。

双管齐下,让审计人员专心工作。一方面采取送学习下基层、送培训到工作一线的方式,各项教育活动在一线完成,减少不必要的集中、大会,最大限度地压缩对审计一线的影响,让审计人员专心工作,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要着力打造不怕疲劳、能征善战、连续作战、敢于担当的审计铁军,满负荷运转,力求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最大工作量。

构建内部竞争机制,发挥骨干以一当十作用。审计机关的人才和能手,在承担项目任务、查处重大问题上,往往一个能顶几个人用。把这些人用好了,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就能弥补编制不足的缺陷。所以,各级审计机关应该大力实施人才强审战略,开展争当综合分析能手、查核问题高手、计算机运用强手、内部管理行家里手等“四手”活动,构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干与不干、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不一样”的价值激励机制。

突出审计能力建设,向素质要战斗力。举行“季度大比武”、“岗位大练兵”、“师徒传帮带”、“青年论坛”等活动,加大业务培训、轮训和练兵力度,着力培养和造就“拿起话筒能说,提起笔来能写,深入现场能查,各种岗位能干”的复合型审计人才,努力使中层岗位人员能胜任审计项目组长岗位,中层以下有经验的人员能胜任审计项目主审岗位,新入职人员能胜任审计项目助审岗位。(董长富)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