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标准也要与时俱进
范全诗(江苏省阜宁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0日】
字号:【大】 【中】 【小】

近日,江西省吉安市总工会下文命名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杰克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刘继红劳模创新工作室”荣列其中。(4月19日光明网)

在人们的思维定势里,劳模形象总是与拔下点滴针头奔赴工作岗位、没日没夜地加班、带病坚持工作、流血流汗、积劳成疾、工作忙得家庭顾不上、父母儿女生病都不看一眼等忘我工作的事迹,联系到一起的。劳动模范们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为推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功不可没,令人感动和尊敬。

但也不能忽视一个现象,一些套用旧标准而当选的劳动模范,由于超出了自己的体能和极限,身心俱疲,有的甚至透支了生命。不是心理不健康,患上了抑郁症,就是出现了“亚健康”和“过劳死”。前一段时间,网上披露,安徽某地70天内,相继有5名公务员因连续加班赶材料等原因而离世。正因为违背规律,通宵达旦地玩命工作,有时人会适得其反,影响工作效率,长不了。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月12日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座谈会,同200余名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畅谈交流“县委书记经”时,劝“年轻人不要总熬夜”。这段真情流露、自然而然的习语被热烈转发,网友们纷纷表示被贴心和温暖的关怀感动。

眼下,时代不同了。经济发展了,环境改变了,思想转变了,创造价值的方式也多元化了。在班内高效完成本职工作,创造的价值未必就少;相反,在班内思想和精力不集中,不投入,指望靠应急加班提高绩效来弥补,未必可取。况且,人脑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或者说摆顺心态了,做到内在有激情,外在从容不迫,才能挖掘其自身潜质,创意在人高兴时才会发挥出来。所以,以科学和理性的标准审视劳模的标准,确立新的价值取向,丰富和扩充劳模的精神内涵,引导和激励人们正确处理工作与生活、生理与心理、现实与长远的关系,享受工作带来的价值感,成为自己的职业主人,就显得尤其必要。但愿,江西吉安市总工会打破陈旧标准的表彰奖励,能被各地吸收消化。(范全诗)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