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审计“监督关”比“干部召回”更有效
华啸(江苏省沛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7日】
字号:【大】 【中】 【小】

对于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痛批的“为官不为”问题,中组部已将该问题的防治作为今年重点调研课题。基于地方试点经验,中组部已着手开始系统研究“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制度。(4月14日《南方都市报》)

最近几年,召回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电子产品出了问题,被召回;汽车出了问题,被召回。可以说有了召回制度以后,在最大范围内降低了各种安全隐患。干部召回也会起到同样的效果,将不作为、懒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召回,对不胜任现职干部进行“回炉淬火”“加钢锻造”,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出现问题的隐患。

干部召回从另一个方面也佐证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干部在选拔、任用时“监督关”出了问题。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监督员”的失职。审计作为国家利益的捍卫者、公共资金的守护者、权力运行的‘紧箍咒’和反腐败的“利剑”,在监督领导干部清正廉洁、奉公履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审计监督员们都要按照标准去做,最大程度地减少被召回的干部。

一、前移监督关口,逐步扩大经济责任任中审计数量。促进审计监督从事后监督向事中监督转变,便于审计结果的及时利用,进一步加大任中审计工作力度,逐步建立起以任中审计为主,任中审计与专项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离任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工作模式,在干部任中期间出现的问题早发现、早纠正。

二、客观公正地作好审计评价。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坚持以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为基础,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探索完善和科学界定审计评价标准,更好的反映领导干部应当负有的责任。

三、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强化审计成果运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相关部门定期磋商协调运行机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齐抓共管、资源共享,保障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建立监督问责机制。在推荐、选拔、考察、公示干部的时候,也应该做到谁“监督”谁负责。有的干部在步入岗位的时候,他们也可能是“合格品”,只是后来变成了“问题商品”;还有一批不合格的干部,在审计的时候就是个“问题商品”,之所以让其过关,有可能是没有认真审查,将“问题商品”放过了。出了问题,要依据问题的情况予以“追溯”,对问题进行问责。

总之,干部召回管理制度不仅是向庸政宣战,向惰政问责,对为官不为说不;而且是用人制度的创新,把以往对干部的被动监督转换为主动预防,真正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从而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一种信念坚定、为民服务、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良好作风。对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华啸)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