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应当好“美丽中国”的守护者(审计署成都办)
张华荣(审计署成都办)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03日】
字号:【大】 【中】 【小】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愿景。建设美丽中国,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审计机关责无旁贷。
    
    为了这份责任,审计署近年来在生态资源、土地资源、水污染防治、节能减排和饮用水安全审计等多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先后开展了对排污费征管、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青藏铁路环保工程、“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土地资源出让、中央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等项目的审计和调查。同时,全国各级审计机关也都积极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努力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但是,建设“美丽中国”,并非一朝一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经过建国60多年经济建设,特别是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雾霾天气、饮用水污染、矿产乱采滥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还很严重。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任重而道远。
    
    形势越严峻,任务越繁重,越需要担当精神。各级审计机关应充分认识资源环境审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大资源环境审计监督力度,维护资源环境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上有天,下有地,中间有空气”。资源环境的概念非常宽泛。审计机关应逐步拓展资源环境审计的范围和内容,重点对土地、矿产、森林、水等重要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治理情况,对水、大气、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情况,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和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保护情况等开展审计。要立足于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着力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发现和分析资源环境方面的问题,促进我国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制度的完善。
    
    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是一个新领域、新挑战,需不断探索新路子、新方法。要与资源环境相关主管部门积极开展合作审计,着力构建资源环境审计与财政、金融、企业、投资、经济责任、外资等其他专业审计相结合的整体工作格局。前移监督关口,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资源开发利用和环保工程项目等进行跟踪审计。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与方法,不断提高资源环境审计效率。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审计专业人才,不断提升资源环境审计能力。
    
    美丽中国,匹夫有责。审计护航只是一个方面,还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一起绘制“美丽中国”新画卷!(张华荣)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