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的“傲慢”与“偏见”
张威威(江苏省东海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4日】
字号:【大】 【中】 【小】
     
    其实审计很纯粹、很简单,就是一门技术活。不需要繁华艳丽的辞章考究,只要把事实和证据交代清楚;不需要杰出的理论思想,只要摸透事情的来龙去脉;不需要高明的技术手段,只要把握事物内在发生逻辑;不需要灿若星河的知识功底,只要懂得如何去学习和沟通……

    伊丽莎白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小说《傲慢与偏见》笔下的女主人公,用今天的社会专业术语来讲,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女权主义者,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原则、追求,她正直、独立、固执地坚持自己,不随波逐流,不被同化,不被社会负面的东西冲击。在18世纪的社会生活中,她坚持了贵族们认可的“傲慢”与“偏见”:对待工作,她审慎独立,对于影响其判断的事,她选择坚持;对待亲人,她恭敬有加,对于不同意见,她选择了保留;对待恋人,她热情洋溢,但不冲昏头脑,面对枷锁,敢于突破。这样的女权主义者,值得我们尊重与学习,作为审计工作者,我们更应该践行伊丽莎白的这种“傲慢”的态度和“偏见”的精神!

    从深层次内涵来看,“傲慢”与“偏见”凸显了审计的独立性。而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是审计工作者内心的一片风帆,独立性和审计的关系如同“灵”与“肉”的关系;缺乏了独立性的审计,就如失去灵魂的肉体,虽表面光鲜亮泽,但已无生命。在审计工作实践中,我们应该从三个层面对审计独立性进行把握。

    一是审计关系层面。(1)职业素质的影响。审计管理者绝不能让一个不懂计算机知识的人去审计全面电算化的公司的会计资料,因为他不可能知道该公司整个账务处理过程的漏洞和薄弱点在哪里,从而影响其审计独立性。(2)审计收费的影响。由于审计产品本身的特殊性,且审计收费标准不统一,CPA们在付出同样甚至更多劳动的情况下却可能得到不同甚至更低的劳动报酬,这就导致了他们为追求短期利益而迎合某些被审计单位管理者的意图,最终丧失独立性而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3)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影响。审计业务的本质在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发生,由于我国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原来的国有企业通过改制上市的,股权高度集中于国有,从而产生了许多制度性缺陷,内部人控制现象十分严重,股东大会也流于形式,监事会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导致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难以构建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从而导致审计独立性缺乏。

    二是社会层面。审计独立性受审计服务市场需求不足的影响较大,因为市场需求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源动力,且社会对审计服务的需要呈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征。然而在我国,从注册会计师行业多年发展的过程看,推动其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市场中各信息的使用者,而是政府;不是出于因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而是出于政府部门监督管理的需要。由于对高审计质量的审计服务需求不足,绝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缺乏提高执业质量的动力,其服务也主要是满足于相关主管部门的需要。

    三是文化层面。在中国和东亚社会的历史上,一直是由儒家伦理担当维系社会秩序的纲维。近现代以来,由于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欺凌和冲击,这一纲维逐渐解纽,但并没有彻底坍塌,仍在民间起着维持各种社会关系的作用,比如在当今中国人的生活及各个方面的“中庸”理念依然盛行。

    儒家伦理的“中庸”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中庸是指恰到好处,过犹不及。在“过”与“不及”之间“中行”。对于审计师来说“过”与“不及”很难把握,在利益面前,很多审计师选择了“不及”而抛弃了独立性。第二,作为儒家特色的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在考虑问题、采取行动时,从全局出发,不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这也不一定适应会计职业道德要求。这种“不进”和“不退”则“适中”的态度过于谦逊,反而有迂腐之嫌;推崇清新寡欲,难免疏于参与和进取;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势必有碍于创新和进步。“中庸”处理问题善于“审时度势而后行”,不愿冒风险,且讲究人际关系抹煞个人观点;“隐恶扬善”,“执其两端”搞折中;而审计的原则是“求真务实”,审计的工作是“查账”。这样的原则与“中庸之道”是违背的,在矛盾之中,审计师们往往潜移默化地选择“中庸”之道,那么为了自己的工作能让审计三方关系人都满意,牺牲的只能是审计的独立性。

    审计纯粹而不简单,笔者认为只有“内外兼修”才能确保审计的独立性,所谓“外”就是从外部环境,主要从制度上为独立性提供支持;所谓“内”,就是让审计独立性成为CPA们的内在精神追求、自觉行动。只有通过建立充分的审计市场,健全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双重监管机制,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建设等多项举措,才能永葆审计人员独立性的青春,才能真正做到“傲慢”与“偏见”。(张威威)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