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群众路线精神指引审计项目开展
郭江平(江苏省常州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4日】
字号:【大】 【中】 【小】
    
    2014年是地方各级政府及部门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精神的实践活动年。作为国家利益“捍卫者”和公共资金“守护者”的审计机关,在具体审计工作中,应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想百姓所想,急群众所急,从项目立项到报告评价建议等,始终以群众切身利益为立足点,以促进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为目的开展审计项目,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一是项目立项贴近群众,关注百姓关心问题。

    党中央在《十八大报告》中着重提出了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体目标包括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等。可以说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在新时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审计机关在项目立项过程中应选择能贴近百姓生活和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审计项目,为尽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言献策。群众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包括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展、园林绿化等环境改善整治及可以创造收入的产业项目等,针对群众百姓关心的问题开展项目审计并不难,重要的是在开展审计项目时,应以群众百姓利益为项目出发点开拓思路、创新关注点。如近几年,一些审计机关开展的廉租房建设审计、扶贫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及体育惠民工程审计调查等都是百姓关心的民生项目。对贴近群众百姓生活的问题进行立项进行审计(调查),有利于提高惠民资金使用绩效,促进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从而增强民众对政府职能部门的信心。

    二是项目方案联系群众,制定措施切实可行。

    审计组在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前,除了联系相关部门单位了解民生项目资金投入规模及项目开展情况等相关资料外,更应该实地调查群众百姓了解情况,按照群众路线精神,牢牢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服务宗旨,以饱满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针对项目开展审计调查,杜绝审计调查流于形式的现象。调查了解情况可以采用召开座谈会,邀请群众参加的审计座谈会,了解他们对民生项目的意见和要求,从而接地气、听民声。根据审计调查掌握的资料情况,修订完善审计调查表,制定具有操作意义的实施方案,进一步确定审计内容和重点。审计调查密切联系群众的方式可以拉近政府机关部门与群众百姓的距离,树立审计干部的良好形象,同时也可以提高审计实施方案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项目实施走访群众,全面掌握真实资料。

    在项目实施时,审计组成员应不断提升服务意识、理念和能力,按照群众路线精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入户听取群众意见,集民情聚民智,大力开展项目调研。突出审计取证环节,做好走访笔录、拍摄实地勘察照片、汇集群众百姓的智慧与力量,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审计机关一定要把群众百姓的期望作为审计工作的方向,通过履行审计职能,促进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实施中应重点关注违反“四风”的突出问题。在形式主义方面,查找是否存在制度执行不到位问题,专项资金是否真正投入到项目中,是否存在个别部门在民生项目开展中存在简单应付的现象;在官僚主义方面,重点关注是否存在项目开展不符合实际,造成资产流失形成损失浪费等问题;在享乐主义方面,关注各职能部门效率效果问题,查找是否存工作中劲头不足、办法不多、联系群众不密切问题。是否存在安于现状的问题。在奢靡之风上,查找有无违反廉政规定,挪用挤占专项资金,利用资金进行吃喝接待的问题。

    四是项目评价围绕群众,客观反映绩效情况。

    审计评价是在项目实施后根据取得的证据对项目开展的整体结论和定位,审计部门作为经济监督的执行者,对项目进行评价时应围绕“一切为了群众”的根本出发点真实揭示存在不足及客观反映绩效,切不可夸大其词。审计人员应带着敬畏的心,意识到审计报告的权威性,意识到审计评价可能影响着民生项目的后续资金投入规模及项目实施策略等,关系着群众百姓的切身利益问题。审计评价应在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开展查证工作基础上,取得真实、合法的审计证据后,以事实为依据,以充分的数据为支撑,以法律、法规和规章为准绳,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不带任何偏见或成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对项目进行评价。只有站在群众百姓利益角度考虑的审计评价才能真正发挥国家审计机关在社会发展的改革浪潮中的神圣职能,也只有这样的审计评价才能真正实现为群众百姓谋福祉、创安康。(郭江平)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