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员要有正视“短板”的勇气
刘颖(湖北省竹溪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4日】
字号:【大】 【中】 【小】
    有一天,父亲对两个儿子说:“今天,给你们每人一把斧头,看谁在一天里砍的柴多,以后这个家就由谁做主。”于是,大儿子大牛拿了斧头便直奔山上而去,二儿子二虎则拿了斧头端详了一番后,发现这是一把钝斧头,于是他先将斧头磨锋利之后再去山上砍柴,结果二虎赢得了这场比赛。这是一则寓言故事,中心意思是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笔者是一位长期从事基层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实事求是地讲,基层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综合效能与上级审计人员还存在很大差距,若要缩短差距,首先要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不足,不能面对他人的长项“不屑一顾”,看似简单,临到自己不一定简单,他人的长项往往通过积累才显现出来。为此,还需要审计人员结合自身实际,通过提高综合素质,提高综合效能,多途径把“刀”磨锋利,从而努力补齐各自“短板”,为实现全国审计发展一盘棋打下坚实基础。

    一、积累法律法规知识,反对“主观臆断”。审计人员是审计法律法规的直接执行者,审计人员的监督和执行依据就是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是审计人员必知必会的内容,但对于审计人员来讲,仅仅知晓这些是不够的。作为一名国家审计人员一定要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行业的规章制度,运用其规定与审计查实的问题对接,审计定性时,应以审计事项发生时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作为衡量标准,不能以现时或过时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作为衡量标准,不能主观臆断,唯有与时俱进地学好法律法规并熟练掌握运用,才能正确定性审计的有关事项是否属于问题类别,正确主导审计人员专业判断。

    二、积累专业知识,反对“经验主义”。知识概念非常广泛,但作为一名合格审计人员来讲,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也就是说必须具备从事审计工作的基本条件。一是要具备财会专业知识,审计人员的会计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对审计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二是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审计方法,如审阅法、核对法、查询法、比较法、分析法、顺查法、逆查法、详查法、抽查法、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等。审计方法选择恰当与否,不但会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还会对审计质量、审计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作为一名国家审计人员,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拒绝“经验主义”,要与时俱进学好专业知识并熟练掌握运用,才能“如鱼得水”从事审计工作。

    三、积累业务技能,反对“不求上进”。当前,审计工作任务越来越重,社会影响不断扩大,领导和社会对审计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就审计工作自身的发展来看,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传统意义上的审计正在发生变化,为此,要学好审计业务技能并熟练掌握运用。当然各地好办法不同,但目的是共同的。针对大批次、长时间专业培训不现实问题,笔者认为有两个最简单、最快捷的办法可以试用,一个是可以结合不同审计人员个人特长交任务、压担子,通过审计业务实践锻炼提高业务素质;一个是根据审计项目需要,打破专业科室界限,统筹使用审计人员,力求做到专业互补化、搭配最优化,实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目的,通过“以老带新、以新补老”,从而带动整体工作上水平、出成果、出精品,让新老审计人员与时俱进掌握业务技能。

    四是学会组织协调,反对“随心所欲”。审计人员一般来讲主要从事审计项目实施工作,无论是送达审计还是就地审计,审计现场都是一个动态的、半开放式的场所,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同各方面接触比较多,由此也就存在组织协调问题。审计项目的组织协调不仅包括审计部门、审计组及其审计人员之间的协调,还包括审计部门、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配合单位及经办人员的协调。为此,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项目时要多做“有心人”,要善于“倾听”,善于“沟通”,不能凭自己的喜好,随心所欲,要学会和运用组织协调的原则、艺术和方法,在搞好审计项目组织与协调的前提下,加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努力提高审计质量,顺利完成审计项目。

    总的来说,无论是法律法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组织协调都与我们审计工作密切相关,具体到每个审计人员来讲,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因人而异,不尽相同。无论是学习阶段还是专门培训都是花的“磨刀”工,即使在工作阶段也一样存在“磨刀”工的消耗,具体表现为主动消耗和被动消耗,且不说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我们要积极倡导主动消耗,要有正视“短板”的勇气,要根据自己的不足,适时消耗一定的“磨刀”工,补齐自己的“短板”,使自己逐步成为一个复合型审计人员。(刘颖)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