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好家风 营造好家庭
潘铎印(山东青岛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1日】
字号:【大】 【中】 【小】
    近段时间,《光明日报》开设“家风、家教、大家谈”专栏,热议家风。今年春节期间,央视也曾开展题为“家风是什么”的调查,受访者的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凝重,发人深思;有的淳朴,温暖感人;有的个性十足,堪称“神回复”,让人忍俊不禁。

    何谓“家风”?家风又称门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家风因为家庭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央视在采访一些社会名人的时候,他们对各自“家风”的表达就不尽相同,姚明说他们家的“家风”就是诚实;而莫言嘴里的“家风”则是重视学习,重视文化,与人为善。每个家庭的“家风”难以统一,但是积极、健康、正面的“家风”,却对家庭成员在个人修养、品德操守等方面,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笔者以为,不论人们的回答如何灵活随意,我们都不应该以戏谑的心态来看待央视的“家风调查”。应该把央视的调查作为一个提示和导向,反思家风,找出问题,进而做到立家规,明家礼,树家风,担家责。综观历史,家风是一个家族的传统、规范及习俗,它从祖祖辈辈传承而来,弥漫于整个家庭上行下效之中,影响着家庭每一位成员。说到好家风,就让我们想起那些伟人的家风。刘少奇留给儿孙们的家风是“要做自立、诚实和正直的人”。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女士说:“伯父要求我们要和全国老百姓一样过简朴日子。”伟人的家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求家庭成员做到低调、清廉、普通、守法、自立、诚实、正直等等。如此家风,令人心生敬意与无限感慨。

    但近年查处一些贪官的“一家端”案例,无不与其家庭的家风出了问题相关。一些“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之所以违法犯罪,也无不与家风不严有关。一些官员“落马”,出现夫妻同堂受审、父子同进监狱的悲剧,究其原因就是“家风不净”所致。家风不正,还严重影响了党风政风,给党的事业造成了危害。

    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家风是党风、政风的细胞。家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领导干部本人的为官清正与人格,还影响到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因此,只有保持家风的健康,才能保证党风处于优良状态。要营造良好的家风,必须在家庭培养昂扬向上、遵纪守法、淡泊名利、和谐温暖的氛围。在当今存在种种不良现象的情况下,严格治家的意义不可小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先贤在治家方面,不仅留下许多谆谆教诲,而且流传下许多动人的故事。如孟母三迁、断杼教子;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等,教育了无数后代子孙。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而且对亲属子女严加管束,成为家风建设的楷模。他们那些激励人心、震撼人心的清廉之举和高风亮节,更成为我们党的巨大精神财富。

    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高低,而与父母的德行素养息息相关。作为子女第一任老师的父母,要强化角色意识,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要强化表率意识,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身为领导干部的为人父母者,应重视家风建设,在教育管理子女和家人方面带好头,维护家风的清正纯洁,以良好家风涵养好的作风,滋养政风与民风。

    家风是家庭的性格,是家庭的形象,是家庭的魂魄,每一个家庭都应崇尚正派、健康、积极的家风,摒弃歪门邪道、丑陋、消极的家风。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好作风离不开好家风,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带动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好作风,促进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一室之不治,何以治天下”,好家风是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必须筑牢的一道前沿防线,树立中国好家风,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各级干部要带头,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潘铎印)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