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员如何理解和参与全面深化改革
朱晶(审计署哈尔滨办)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05日】
字号:【大】 【中】 【小】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在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既为中华民族吹响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前进号角,也为审计监督在更大层面、更广空间领域发挥作用擂响了战鼓、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国家审计人员,我们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会议精神的同时,更要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制度优势,助推全面深化改革实施,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要以推进和完善国家治理为切入点,发挥审计监督在完善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抓住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审计重点,深化审计内容,提高审计质量。
    为了更好地理解深化改革的含义,我们不妨来回顾和理解一下“改革”的内涵。改革一词,来源于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下令作战时,改华夏传统长裙长袖服装为胡人紧凑的短衣长裤,史称“胡服骑射”。因胡人服饰多为动物毛发和皮革所制,故有“改革”一词,意为变革、革新。回顾中华文明的历史,改革与变化始终贯穿其中,从商鞅变法到洋务运动,尽管每次改革的目的、内容和手段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改革都是在旧有的法制、体制或政策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的情况下进行的。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影响最大的,则是35年前开始实施的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也是在这次改革开放的基础上进行的。
    35年前,“文革”造成的十年内乱给我们党和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创伤,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人民生活十分困苦。我国经济、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形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顺应人民愿望,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的大智大勇,举起了改革开放的旗帜。以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序幕拉开了,整个中国充满了生机。35年后,经过这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中国社会的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经济学家吴敬琏曾用小说《双城记》中的名句来描绘当今社会的景况“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我们的前途无量,同时又感到希望渺茫;我们一起奔向天堂,又全都走向另一个方向”。
    从一个方面看,这场气势磅礴的改革开放,使得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1978年至2013年,我国GDP从3645亿元增长到56.88万亿元;对外贸易总额由206.4亿美元,增加到4.16万亿美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了77倍和65倍。这场改革,使得中国的声音在全球事务中变得举足轻重,也使得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也在日益积累。腐败现象愈演愈烈,权利寻租的空间日趋扩大;收入分配不公,机会不均等激发民怨;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越来越低,群体性事件逐渐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雾霾和烟尘笼罩神州大地;社会信任度下降,道德危机比生态危机更为严重,面对摔倒的老人,“扶不扶”居然演变成一场全民参与的论战,拷问着每个人的心灵。在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前提下,这些问题和矛盾可能被掩盖、忽略或蒙混过关。但是如今,GDP正在走下神坛,经济增长面临退潮,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里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无可回避。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凸显,无一不在挑战着我党的执政能力和智慧。走过35年的光辉历程,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使得人们对改革共识与困惑交织,期待与担忧并存,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困惑于彷徨。
    面对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有没有迈出新的改革步伐的信心、智慧和勇气,打开新的局面,广大干部群众充满了期待,国际社会也在普遍关注。正是在这种复杂困惑的情况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由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共同推进,以党的制度建设改革为保障的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决定规划了未来十年中国改革的蓝图,终结了关于改革向何处去的彷徨,为改革注入了新动力。一个活力更加迸发、发展更加向好、公平更加彰显的中国逐渐在我们眼前清晰起来。
     2012年,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全体中国人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4年,春晚的舞台上,黄渤用一曲《我的要求不算高》诠释了一个普通百姓心中的“中国梦”。“中国梦”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梦,这个梦既伟大又现实,改革则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改革是为全体人民谋福祉,也就必然需要所有人的理解、支持和参与。面对沉珂积弊、激流险滩,迎难而上、背水一战,是我们这一代人躲不开也不应躲的责任,推不掉也不容推的使命。只有我们每个人都真正地投身其中,担负起历史赋予的这份责任,才能真正实现你我心中的“中国梦”。此时此刻,我们似乎都应该深入思考一下自己能为改革做点什么。
    我想,我们所从事的国家审计工作,已经为我们深入参与这场关乎几代中国人未来命运的伟大变革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和平台。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赋予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的神圣使命,而且拥有“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法律权威。其本质是国家治理中的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依法使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李克强总理在审计署考察时也强调,“要以审计‘倒逼’各项制度的完善,释放改革红利”。依靠一种制度优势,促进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公共服务性政府,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审计机关有一种天然的优势。由此,国家审计这个“免疫系统”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作用极其关键。作为一名审计人,如何更好地投身于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改革浪潮之中,并通过自身的微薄力量推动和促进这场改革的不断深化,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围绕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审会上提出的六个方面重点工作,大至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注宏观调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施。二是揭示经济运行中的风险隐患,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三是加大对民生、生态环保项目的审计力度和对违法违纪问题的揭示力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改革的蓝图已经绘就,复兴的目标也已明确,作为一名审计人员,中华民族的繁荣强盛,我们重任在肩,责无旁贷。让我们坚定信念,承接使命,奋勇前行。(朱晶)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