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论群众路线》 感悟审计履责要求
王淑梅 (审计署长春办)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9日】
字号:【大】 【中】 【小】
    喝茶有饮与品的不同境界,读书亦然。第一遍读书,读的是文字,第二遍读的是内容,及至第三遍方品到了意境。近日,笔者品读了《论群众路线》,从中感受到伟人和领袖的意志、智慧、勇气、决心和责任,更对审计人员如何当好“捍卫者”、“守护者”,发挥“利剑”和“紧箍咒”作用,履行好审计职责有了深刻感悟。
    
    品读过后,笔者更敬佩于领袖们正视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决心。从哲学角度讲,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只有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才有可能正确解决矛盾。作风问题并不是中国共产党现阶段所独有的,中国有,国外也有,过去有,现在仍然存在。1922年,列宁在《就<俄共目前农村政策的基本原则>提纲给俄共(布)中央政治局的信》中写到“泛泛之谈。空话连篇。这就是当今共产党员的官僚主义”。1979年,邓小平在《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中指出“要讲特殊化,恐怕首先表现在高级干部身上……我们脱离群众,干部特殊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的同志如果对个人的、家庭的利益关心得太多了,就没有多大的心思和精力去关心群众了。”2012年11月,习近平在《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指出“‘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
    
    然而,正视问题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到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性、紧迫性,还要认识到其顽固性、长期性和反复性,更要有常抓不懈、一抓到底、绝不姑息的决心和手段。诚如习近平在2013年1月《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那么,作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如何做好“捍卫者”、“守护者”,切实服务国家治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下面,笔者从审计目标及实现路径的角度谈些体会。
    
    如果说查处领导干部重大违纪违法行为是打“老虎”的话,查处违反各项法规、损失浪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则是打“苍蝇”了。“老虎”、“苍蝇”一起打本是审计目标的题中之意,但实践中打“老虎”的反响和效果更明显、更广泛,而打“苍蝇”的影响和效果并没有充分有效的发挥。如重要审计情况可能会被国家领导批示,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会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审计查处结果会起到震慑和警示作用等,而一般性的违规问题仅在审计报告中反映,目前审计报告公开的比例还不高,审计查出问题仅通报被审计单位,整改的效果还不理想,屡审屡犯的现象仍然存在。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和改进查处违规问题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做实做细;另一方面,我们要健全完善审计公告制度,加大审计结果公开的力度,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通过查处违规问题,并以社会舆论促进全社会在某个问题、某项制度或某个方面的改进,那就是善莫大焉。如此,才能算是切实发挥了审计促进完善国家治理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作用,贯彻了李克强总理“履行法定职责”、当好“捍卫者”、“守护者”、“利剑”、“紧箍咒”的调研讲话精神,不负党、政府及全国人民对审计机关的殷切期望。(王淑梅)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