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上海特派办离退休党支部三个创新举措建成“老同志之家”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24日】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审计署上海特派办分党组十分重视机关离退休党支部的党建工作,为离退休党支部提供各种条件和保障,勉励支委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使支部真正成为离退休“老同志之家”。四年多来,支委会牢固树立新理念,以三个“自我”为抓手,创新沟通联络方式、创新人文关怀理念、创新学习教育形式,将党支部建设成为一个讲政治、有温情的基层党支部。

一、创新沟通联络方式,建立新载体和新平台

1)创建沟通载体,扩大党建宣传。

《离退休党支部动态》(以下简称《动态》)是四年半前创刊的,至今已刊出28期。支委会编写的《动态》围绕特派办离退休干部党建中心工作,让所有离退休支部的党员能及时了解支部党建工作情况。该支部年纪最大的党员89岁,平均年龄72岁。他们中有些同志年老体弱,有些同志罹患大病,这些老党员常常不能参加组织活动。支部书记带领支委会撰写、编辑、排版、印寄(每期40余份)《动态》,不厌其烦、风雨无阻。《动态》不仅推进党建工作多方沟通和党务信息公开机制,也使党员同志们从文字中感受支部党建的真切氛围。

2)创办交流园地,活跃宣传抓手。

在上海办六楼的老干部活动室,有一面题为《晚霞风采——离退休老同志学习生活园地》的墙报尤为醒目。该园地至今已更迭了10期,是离退休老同志日常交流的信息平台。其中有支部生活、学习座谈、参观瞻仰等活动掠影,以及上海办组织的离退休同志“看改革成果,看经济发展,看社会进步”活动情况的剪影;有离退休党员和群众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党章后表达的学习体会,其中还有诗歌类的文体。这里不仅展现老同志有情有趣的离退休生活侧面,还体现出了老审计工作者的精神风貌。

二、创新人文关怀理念,帮扶服务有求必应

四年多来,支委会坚持“三个必到”,从小事、身边事做起:遇党员生日及逢节庆日,短信或电话祝福或慰问必到;遇党员(含直系亲属)住院诊疗,病床边的走访慰问必到;遇党员本人或直系亲属治丧,吊唁与遗体告别必到,使支部为老服务日常化,增进了党员同志们的思想交流和情感融合。

1)短信鲜花送祝福,家庭走访促和谐。

支部党员们总是会定时收到各种祝福或慰问的短信。不过,支部日常联络和关心的重点是年老体弱或高龄党员,支委同志时刻关注着他们的思想、健康和生活状况,将帮扶及服务及时送达。同时,支部形成了一个惯例,逢80岁老人,过生日,均要送鲜花入户贺寿;酷暑和严冬,均以短信温馨提示注意防暑降温、御寒保暖、饮食卫生、日常起居的注意事项。

四年多来,支部书记带领登门家访年老体弱的老党员和党外群众153人次。从正司级岗位退休的已七十多岁的党员陶意纯同志,自身也是被慰问的对象,但她总是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关心和支持党建工作,积极主动参与各种走访工作。家访活动近距离接触了老同志和他们的家属子女,深入了解了思想动态和家庭生活状况,谈思想,提建议,叙保健,话养生,提升了党支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不遗余力解病忧,诊疗助医伸援手。

生老病死是离退休老同志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无论是离退休的局级干部还是一般的普通工人,无论是本人还是直系亲属,支委会一视同仁对待——只要得知需要提供医疗上帮助,支部书记总是会在第一时间,尽自己所能为同志们排忧解难。四年多中,至医院和护理院探望病人累计91人次。

众所周知,在上海找一家好医院难、寻一位好医生很难、住一张病床更难。201595日,退休党员支朝捷同志经体检发现有肺癌疑点。当晚,心急如焚的她求助支部书记,希望得到帮助和最佳的诊疗方案。7日,她就被安排至胸科医院看特需门诊,当天如愿地办理了住院手续……在医院为她实施了肺叶摘除手术后,病人情绪低落,癌症病魔和家中老母,使她一说话就哽咽流泪。为对她进行心理疏导,应敏同志每天出现在她的病床边,有时一天二次,不断鼓励她坚强乐观地与病魔斗争。术后没多久,照顾她的小妹也经体检发现罹患肺癌。于是,支部书记再次伸出援手,帮助她联系医院和最好的医生。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有同志自己身体不好,痛哭流涕,打来电话述说,她会就医疗上提供建议、心理上提供疏导、问诊上提供帮助;有同志的爱人骨折,打来电话,她就当夜联系骨科医生解决住院诊疗;有同志的岳父病重,她次日就帮助其住院手术治疗;有同志九十多岁的母亲病危,在医院重症监护室,她就立马赶去探视,并几次在医院的走廊里安慰这位同志;有同志发现儿子疑似重症,发来微信求助,她次日就陪同至医院专家门诊诊疗并完成各种检查,及时排除疑似警报,使一家人皆大欢喜……

3)维权帮困不迟疑,人间处处有温情。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帮助。排忧解难,服务支持,是党支部为老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2015年夏季,党外群众曹松娥找到支部,诉说因三年前参加高息理财,七十几万元人民币的积蓄将化为乌有。她说如果书记不能帮助她讨回公道,索回钱款,她就要跳楼。面对突如其来的诉求,支部书记仔细查看了协议原件,一方面批评教育她无视金融风险,一方面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当场与协议对方通了电话,因势利导,据理维权。就这样,通过多次沟通联络,斗智斗勇。2个月后,这笔集资款虽然没有得到原来承诺的高额利息的一分钱,但是七十几万本金安然收回,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帮困解难,维权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支部“老同志之家”的感召力。

四年多来,党支部支委同志至灵堂吊唁和到殡仪馆参加追悼遗体告别11人次。在这种特殊的场合,一个握手、一个拥抱、一句问候、一个花圈,体现的是党支部的关心,让遭遇亲人逝世的家庭感到温暖和有力量。

对那些丧偶的党员同志,支部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服务。如刘志毅同志丧偶后,根据他本人择偶意愿,支委会积极为他物色对象。如今,美满的生活更加激发了他对生活的热情。

三、创新学习教育形式,追寻革命历史踪迹

1)重温誓词,永葆政治青春。

支部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两次组织离退休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提示党员把党章、党规、党纪铭刻在心,老有所养,干喜欢的事,能够干的事,保持晚节,对家庭教育、小区平安、社会和谐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2)参观瞻仰,坚定理想信念。

四年多来,在组织生活以外,离退休支部有意识地组织支部党员充分利用上海的历史资源,追寻革命历史踪迹。自主组织参观了毛泽东故居、中共二大会址与平民女校旧址、中共四大会址旧址、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旧址、刘长胜故居暨中共上海地下党斗争史陈列馆、瞿秋白故居、李白烈士故居、《日出东方--上海市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主题展览》等,共同缅怀领袖和先烈们前赴后继的革命经历。通过参观,面对一座座丰碑、一串串党史中鲜活的人和事,犹如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的党课,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党性教育。

3)聆听观赏,提升精神境界。

四年多来,支部还组织参观了巴金故居、鲁迅故居,参观钱学森生平事迹展览。面对心目中的文学和科学巨匠的遗址与遗物;面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为重,名利最轻的航天人典范,党员同志们获益匪浅,精神境界得以提升。

此外,支部还组织参观了《戏画麒芳——纪念周信芳诞辰120周年中国戏曲人物画名家邀请展》,通过观赏书画,感受银屏中舞台上的大师手眼身法步的韵致……

4)情系灾区,奉献拳拳爱心。

离退休支部组织向芦山地震灾区捐助,党员们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慷慨解囊,积极为灾区百姓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奉献爱心。34位党员爱心募捐5550元汇入到国家指定的抗震救灾专项账户。

支部建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四年多来,离退休支部党建以班子建设好、党员队伍好、组织设施好、活动开展好、群众反映好为目标任务,通过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真正使每一名离退休党员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使“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理念得到了落实。党员同志们积极提升阳光心态,不断体验美好生活,更好地释放正能量,极大地支持和推动了上海特派办审计事业的发展,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