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猪饭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12日】
【来源:湖北省宜昌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周末,应朋友之邀去乡下吃年猪饭。到了目的地,看见村民在宰杀年猪。几个村民七手八脚把一头肥猪摁在长条板凳上,猪嗷嗷叫着、挣扎着。杀猪佬一刀捅进猪脖子,鲜血喷涌而出,流入专门准备的盆子……好久没有现场看见杀年猪了,勾起了我对小时候杀年猪、吃年猪饭的记忆。

我家乡在湖北宜都农村,过年杀猪是民间的传统习俗。农家过年杀猪算是一件大事,每年冬至过后,家家户户就会翻看老黄历,定下杀猪的日期,俗称“看日期”。逢亥日一般不杀猪,因为亥属猪,亥日杀猪就犯了本命,不吉利。日期定好后,就上门请杀猪佬,再请一两个强壮的男人帮忙,叫做“扶杂”。我清楚的记得,每次要杀年猪的头一天,母亲都会煮上一锅糠米和红苕,给猪做最后的晚餐。总是把猪圈收拾得干干净净,对猪说上一些赔小心、对不起的话,边说话边給猪喂食。年猪是我和姐姐每天放学后,在田间地头寻猪草喂养长大的。辛辛苦苦养了一年多的猪,说要杀了,小孩子自然是舍不得,心里总有些难过。

第二天我们一家人会早早起来,母亲在厨房里烧两大锅开水,把厨房收拾干净,把盛猪血的菜盆准备好。我和爸爸会准备好杀猪专用的腰盆、板凳、案板以及挂肉用的棕叶。杀猪佬来时会用梃杖挑一竹篮,竹篮里放满杀猪用的各种工具,如铁钩、尖刀、砍刀、刮刀、刨子等。进门后,就与“扶杂”的人一起,把要杀的猪赶出猪栏,猪知道“大限”来临会拼命挣扎,狂嚎乱叫不肯出猪栏,但寡不敌众,被强制拖出来,大家伙合力将猪抬到板凳上……

在我的家乡,杀猪的时候,农家女主人都要将猪血收集起来,加上葱、姜、盐、花椒和少量稀辣椒等佐料和少量清水混匀,冷却后便会凝固,再划成块,煮沸片刻便成血花,俗称血晃子。血花有一定的营养,新鲜血花鲜嫩可口,特别好吃。按照家乡习俗,杀年猪这天,要将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请来大吃一顿,叫做吃血晃子,也叫吃年猪饭。女主人会精心安排新鲜排骨炖萝卜火锅、粉蒸肉、白菜梗炒腰身肉、煎猪血、炖血晃子等菜品。在那个缺衣少粮的年代,吃年猪饭,是我们小孩子盼望已久的事情,所以,那天我们会特别兴奋,帮着大人忙前帮后,不知疲倦,然后美美地吃一顿。

那时候,无论是谁家的年猪饭都非常好吃。杀的年猪都是吃的农家自己在野外打的猪草、米糠、土豆和红苕长大的,猪肉特别好吃。若是哪家杀年猪,当爆炒新鲜猪肉时,会满屋飘香,甚至整个村子都能闻到新鲜猪肉的味道。吃完年猪饭后,我们会协助母亲把猪肠子、肚子清洗干净,然后灌制香肠,把剩下的猪肉、猪油进行腌制,十来天左右将腌制的猪油用大陶罐密封好,用于平时炒菜,将猪肉挂在火笼里进行熏制,一个月后腊肉就形成了,腊肉、腊油可以存放很长的时间。在农村,平时粗茶淡饭,炒菜也只能放一点腊猪油,猪油要管一年到头,吃肉更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家家户户一般都是要把腊肉存放起来在农忙或过节或者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才会吃。

作为迎接新年的一种重要方式——杀年猪——吃年猪饭,现在慢慢淡化了。左邻右舍请来吃年猪饭,是生产力当时低下,只有通过这种形式凝集感情,大家才能合力帮助,实现生产、生活互助的目的。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青壮年的外出打工,子女随迁入城或在农村入学住读,已经没有小孩来帮助家人打猪草了,留守在家的多是老人,农村很多土房子改成了楼房,没有猪圈了,更没有熏制腊肉的火笼了,农村自家饲养的土猪越来越少,特别是随着养猪产业的规模化,杀年猪,吃杀年猪饭也就越来越稀少。

现在,市面上卖的猪肉大多是吃配合饲料长大,猪饲养时间短,长得快,口感差,一般半年左右就出栏了,猪肉很难有我们小时候吃的味道,吃土猪肉,已经是一种奢侈。我也逐渐对牛羊肉、鸡鸭鱼等越来越熟悉,而对猪肉的记忆也慢慢淡了。那天,我好像突然发现猪肉的鲜美,和同行的朋友们畅畅快快地大吃了一顿,也喝了一点酒,十分尽兴。后来,新鲜热腾的血晃子端上来了,我吃了感觉有点老,没有小时候母亲炖得嫩香。算起来母亲大人已经驾鹤西去23年了,吃年猪饭的时候就会想起母亲。

我希望杀年猪、吃年猪饭这个习俗能保留下去,保留一份乡村的热闹,保留一份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吴德纯)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