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持枪证》(短文)
张伟(湖北省通城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0日】
字号:【大】 【中】 【小】

父亲是一个老兵,他的前半生在军旅岁月里渡过。如果健在,今年有八十七岁。恰逢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盛典。届时将参加各类纪念活动,再次回首当年血与火的抗战岁月,去见证冰冷惨烈的杀戮,去告诫人们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屈指一数,他离世已有十四个寒暑了。此时,我再次开启他留给我的唯一遗物——四本红色的《持枪证》、一个尘封久远的记忆浮现在眼前。因为它珍藏着父亲难以忘怀的往事。

父亲原籍在河北省清河县。一九二八年出生,一九四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八路军武工队区小队,十六岁的他正式成为一名战士。当年,父亲背一支小马枪,与战友一道在大行山上,青纱帐里摸岗哨、破公路,伏击日本鬼子的运输队,经历了大小战斗无数次,他经常受命单独执行传递情报的任务,得到了首长的表扬和嘉奖。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鬼子战败投降后,父亲又正式加入解放军队伍。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了解放石家庄战役和开封战役。那时,因父亲作战勇敢,又很机灵,被旅首长选中当警卫员。父亲说,骑的是日本的大白洋马,跨的是二十响驳虎枪,威风呢!

一九四九年,毛主席一声号令,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要南下了。父亲向爷爷奶奶告别。奶奶说,你喜欢打仗玩枪,你去吧,家里有你大哥呢。话未说完,眼泪湿衣襟。临行时,村支书送父亲到村口时把十块光洋和一包卤牛肉塞进父亲的挎包。叮咛不断,放心走吧,家里有村里照顾,机灵点,子弹不长眼,打败了老蒋再回来。

百万雄师过大江那天,万船竞发,百舸争流,江中渡船击桨声,急风骤雨般的枪炮声,急促嘹亮的冲锋号声,组成一组波澜壮阔的战争进行曲。父亲紧握二十响不停地向对岸射击。不料,一发炮弹飞来,一块弹片击中父亲的腹部……

伤愈后,父亲随四野部队南下到了湖北。国统区得到了解放,城市和农村政权都要接管。部队决定到南下队伍中抽调骨干参加地方政权建设,开展土地改革。于是父亲以服从为天职,打起背包,背着枪与战友一道从赵李桥下火车一路步行到湖北通城县。

当年的通城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山高林密,穷山恶水,国民党溃败后,一片混乱,武装土匪和散兵游勇比比皆是。父亲随着土改工作队边土改、边剿匪,经历了零星战斗好多次。父亲说,那时形势异常严峻,土改干部多次遭到土匪的袭击和暗杀。紧急时期,晚上睡觉不脱衣把枪抱在怀里。

后来的岁月,父亲先后担任了几个区的区委书记职务,但他的佩枪一直伴着他转战各地。父亲说,这就是当年的现实,是战斗的需要。

特别是一九六二年,三年自然灾害,苏联又逼债,在台湾的老蒋又叫嚣反攻大陆。少数地方干部思想动摇了,甚至有人借故回家种地。父亲说:我的家在北方,这种形势下决不回去,跟毛主席打江山,决不当逃兵。

父亲说:有天晚上到了深夜,父母已歇息,有人在窗外喊:张书记,你出来,我要和你谈谈。母亲害怕拽住父亲,父亲将身边的“五四”手枪拔出,顶上膛,大喝一声“我来了”,冲出门外,只见两个黑影在夜色中消失……

又过了很多年,国内国际形势稳定了,父亲的工作职务也多次调换,在县里当税务局长,财办主任,区委书记,一直到文革爆发。那种半军事化的工作被和平年代所替代。父亲将佩枪上交了组织,再没有摸枪了。然而父亲十分怀念战争年代那些难忘的战斗,十分怀念自己的军旅生涯,多次骄傲地说:我曾经是一个军人。

父亲退休时,有位爱好书法的亲友赠送一幅裱好的对联:“金戈铁马成旧事,清风明月吟新篇”。父亲十分喜爱,悬挂中堂。这是对一个老兵戎马生涯以及从政的精神鼓励和中肯评价。

在父亲的最后岁月里,他老人家在弥留之际,拉着我的手:家里没有什么财产,只有一套住房,你兄弟俩共享,另外,我保有了十几本优秀党员和劳模的证书,还有四个《持枪证》本本。你保管好,作个纪念……

父亲很忠诚,典型北方人的性格,信仰圣洁,忠于党,忠于事业,忠于同事,光明磊落,政治、经济、生活上从未出现任何问题。

父亲很执着。当有少数退下来的老同志对社会不良风气看不惯,对党组织有抱怨情绪时,父亲主动去做思想工作。当个别人有损害党和国家的过激言论时,父亲正色地与之论理。

父亲很率真,一九九五年,正值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父亲参加了县里的抗日老同志座谈会。回家时,母亲见他闷闷不乐,问道:老头子,今天怎么不高兴?父亲说:一个曾经从我们解放出来的国民党兵也和我一起参加座谈会,真是啼笑皆非。我们有不同看法,母亲打圆场,爱国不分先后,抗日不分先后嘛!孩子们,你们说对不对。我们随声附和,父亲不以为然,说:肯定不同,我是正规的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队伍,他们是国民党的队伍,这是怎么回事呢?

父亲很清廉,从政四十余年,别说当局长,区委书记,仅在银行当了近十年的行长,手中审批的贷款好多个亿。临终时,家里仅有110平米的住房,还是八十年代单位分的,除彩电、空调是九十年代添置的外,其余的家具和生活用品都是八十年代老掉牙的东西。父母睡的床还是我外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赔嫁妆。我儿子说:爷爷家里的东西大多数是解放前的。

今年九月三日,国家将在天安门举行大型阅兵活动,中国的,外国的,还有台湾的,特别是安排那些健在的抗战老兵在阅兵仪式上。届时,全国各族人民,全世界的目光将聚焦北京,那些白发苍苍的老兵们将会胸佩各类纪念章,神采奕奕,笑意写在脸上,去接受人们的敬意和欢呼,也许此刻,这些老兵们只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共和国没有忘记我,我们当年的流血牺牲是值得的。

当那天来临时,我会对长眠在锡山公墓里的父亲做些什么呢?我思索良久,想将父亲遗留下来的《持枪证》复印好,携子孙们带上鲜花献给父亲。

四本红色的《持枪证》经历了六十余年,但保留完好,轻轻翻开,其内容映入眼帘。

姓名:张文华,年龄:21岁,部别:通城县第六区税务所,职务:所长。枪支种类:勃朗宁,枪号:571698,子弹:5发,发证单位:大冶军区公安处,发证时间:19508月。

姓名:张文华,年龄:29岁,所属单位:通城县财办,职务:主任,枪支名称:三把(不知是什么枪),枪号:51462,发证单位:通城县公安局,发证时间:19575月。

姓名:张文华,年龄:30岁,所属单位:通城县县委会,职务:部长,枪支种类:驳壳,枪号:691945,子弹:50发。发证单位:通城县公安局,发证时间:1958年元月。

姓名:张文华,年龄:33岁,所属机关:通城县城关区,职务:区委书记,枪支种类:五四式,枪号:5426664,子弹:20发。发证单位:通城县公安局,发证时间:19626月。

方寸《持枪证》记录了父亲这位老兵的戎马生涯,见证了共和国建设政权,巩固政权的这段历史。这是我家的红色文物,是传家宝,非常珍贵,我将很好地将它收藏在家,视为镇宅之宝,我百年之后,留与子孙,世代传承下,直到永远永远。(张伟)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