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拔寨气势如虹
——湖北省京山市审计局扶贫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6日】
【来源:高天】
字号:【大】 【中】 【小】

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精准扶贫进入冲刺阶段。近年来,湖北省京山市审计局驻村工作队瞄准目标,精准施策,聚力发力,克难攻坚,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了贫困村整村脱贫摘帽,全村90%以上贫困户脱贫出列。日前,该局被评为荆门市2018年度先进扶贫工作队,至此连续三年获得该项荣誉。

实施扶贫项目村摘帽

京山市新市镇火龙村地处鄂中山区大洪山南麓,是省级重点贫困村、革命老区村,地处八字门水库库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贫困人口75人。2015年7月,该市审计局派出工作队进驻火龙村,开展为期5年的精准扶贫工作。经过3年的脱贫攻坚战斗,夺取了阶段性胜利,火龙村通过整村脱贫摘帽验收,达到贫困村出列“九有”标准,即有扶贫主导产业,有5万元村集体收入,有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有小学教育和卫生文体服务功能,有硬化通村公路,有入户安全饮水,有安全农村电网,有入户广电通讯光缆,有清洁卫生能源。

在4年脱贫攻坚中,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并肩作战,携手共进,克服困难,创造条件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多方面申报扶贫项目和资金,争取政府投资300多万元,用于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和惠民工程。实施了“八大扶贫项目”:一是建成了50KW光伏发电站1座,并网发电投入运行,利润与贫困户分红;二是水泥硬化通组通湾公路3.8公里,多数自然湾通水泥路;三是维修通湾通户砂石路3公里,保障道路晴雨天能通车,兴建2公里农田机耕路;四是完成安全饮水项目建设,建成2座蓄水塔窖,自来水管网延伸全覆盖,农户用上安全饮用水;五是对村里6座桥坝加固拓宽改造,2座通村公路危桥拆除重建,1座水库溢洪道硬化改造;六是对1座小型水库整险加固,硬化水库内坝,实现蓄水保水,解决农田灌溉问题;七是新建1座移动信号发射基站,架设光纤网线数千米,解决手机信号盲区、无宽带网上网的问题;八是在居民集中区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实施山村亮化工程,方便百姓夜间出行。

打好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驻村工作队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局里拿出部分资金,争取爱心企业家援建,全力做好易地扶贫安置后续保障工作。搭建简易棚屋,放置粮食和农机具,分配菜园给贫困户,保证居民有蔬菜吃,做到搬得进来、住得稳妥。以集中和分散安置的方式,共有12户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旧房子全部拆除,宅基地进行了复垦。

扶贫产业带动脱贫

近5年来,该局向驻村捐赠扶贫资金物资30多万元,争取市直部门支援项目资金50余万元,用于发展扶贫主导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山区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一批脱贫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每个贫困家庭从事1-3项特色种养业,产生经济效益,早日实现脱贫摘帽。

种植“土人参”葛根。到广西考察葛根种植产业,在村里流转荒坡地60亩,集中成片种植葛根。邀请广西专家到村指导栽种技术,由对方提供优质种苗,并负责回收产品。葛根长势良好,今年成熟收获后,每亩可收入8000余元。贫困户每户1.8亩,将实行利润分红,每户年均增收1万元。

栽种“脱贫树”山桐子。审计帮扶责任人来到包联贫困户,栽下近200株山桐子,将形成主导扶贫产业,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山桐子被称为“橄榄油树”,3-5年即可结果产油,经济效益可观。该局将义务植树与开发山桐子相结合,投入人力物力,建成200亩山桐子基地。

“甜蜜产业”蜜蜂养殖。向贫困户发放100笼蜂箱,邀请养蜂专家来村讲授技术。全村已养殖蜜蜂300多笼,多数贫困户养蜂15笼以上,最多的户年增收1万多元。筹备成立火龙村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动农户加入到合作社,大规模养殖中华蜜蜂。

喂养“生态畜禽”。保持养猪养鸡传统产业,提供优质畜禽品种,每年向贫困户投放仔猪70头,户平养猪2头,年增收3000元以上。鼓励贫困户“林下养鸡”,投资培植3家养鸡大户,新建3座标准化养鸡棚,发放小额扶贫贷款,养鸡规模达到数千只,每户年增收2万余元。

履职责办实事做好事

履行结对帮扶责任,多为贫困户办实事。逢年过节,审计干部进村入户走访慰问,发放慰问金和物资;对驻村住院村民看望慰问,送去一份党的温暖。包联人每年拿出200元,为贫困户购买扶贫保险,对农作物受灾、家庭财产受损和人身意外伤害进行投保。帮扶责任人每月入户1次,出力出钱解决问题,每年共捐款捐物3万多元。

争取社会力量扶贫,对接社会扶贫网。开展“互联网+”社会扶贫活动,帮扶责任人注册为爱心人士,在中国社会扶贫网上与贫困户对接,对接成功率80%以上。组织该局审计人员为贫困户捐助物品120多件,款物共有2万余元。争取社会助学,实施教育扶贫,得到武汉乐善助学协会的支持,结对助学4名困难学生,每人每年获捐1500元,已连续资助5年,直到完成学业。通过京山义工联,向王玉冰募集助学款3.5万元,圆了“事实孤儿”的大学之梦。

给贫困户做好事,解决遗留疑难问题。贫困户养女小倩是个“黑市户口”,去年读初中时,没有户口上学受阻。通过工作队多次联系申报,找其四川亲生父母做鉴定,最终新上了户口,解决了其读书难、看病难、出门难的问题。贫困户邹祥元户口在交农业税年代被剔除,他智力弱、未婚、无劳动能力,住房属于危房。通过工作队与镇政府、农村福利院协调,将邹祥元送到福利院寄养;又到公安机关沟通,艰难地将户口申办下来,解决了30年无户口、难办低保等难题,现已完成“五保户”办理,实现了老有所养。(朱春阳)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