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奋斗的青春沾点泥土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07日】
【来源:审计署武汉特派办】
字号:【大】 【中】 【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武汉特派办分党组积极落实党中央和审计署党组的要求,扎实开展扶贫审计,并将扶贫审计作为锻炼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要平台,每年都安排新录用公务员到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参加扶贫审计,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国情、锤炼作风、提升能力。

2019年第四季度,扶贫审计组一行来到湖北省丹江口市。丹江口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鄂豫两省交界处,江汉平原与秦巴山区结合部,是国家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

在审计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财政资金,老同志张丽娜虽然2019年11月底面临退休,但干劲一样没有松懈。由于对方的基础工作不完善,张丽娜只得带着年轻同志尹祎加班加点,希望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尹祎前期因为父亲病重,请假陪父亲在京治病,单位领导、同事知道后,委托在京同志上门看望,送去组织的温暖,其家人非常感动,病情稍有好转便多次催促她回到工作岗位。回到审计现场的她全身心投入工作,珍惜一切机会,希望能够早日学到老同志的工作方法和经验。

郭旺,90后的小伙子,已经是个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审计人了,作为项目主审,长期从事投资审计的他,从来没有参加过扶贫审计,在接受扶贫任务的第一天开始,就如饥似渴地学习扶贫审计的法规和政策,希望自己尽快上手独当一面。审计中,他结合投资审计和当地水库移民的特点,将扶贫资金和丹江口市水库移民资金一起纳入审计视野,特别关注因迁致贫人员的脱贫工作是否到位、他们的房子是否安置到位、产业发展是否真正得到实惠。即将退休的老同志汪宗放甘为助手,陪郭旺一起走移民新村、下库区探移民产业园。

作为2019年审计新兵的杨李帆和丁雪,都是金融专业研究生,但对与所学专业无关的扶贫审计一点都不畏难,杨李帆结合金融学的背景关注金融扶贫,小额扶贫信贷虽然金额不大只有不到5万元,但对贫困户发展生产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在刘细川处长的指导下,杨李帆研究各类金融扶贫产品的实效、风险,扶贫贴息的绩效,深入企业核查企业安置贫困户就业的真实性。原本文弱的丁雪在审计现场,俨然变身为一位“女汉子”,在老同志周喜祥的带领下,跋山涉水到一个个偏僻的贫困村查看光伏设施建设情况,到合作社询问农户发展养蜂、养牛等养殖产业收益,每天回到宾馆,早上出门时干干净净的一双鞋已全部沾满泥土和杂草。

审计组的“顶梁柱”胡宏炜,利用自己多年扶贫审计的经验,带着参加工作不多久的计算机能手梅三郎,前期经常熬夜分析各类扶贫数据,为审计尽快锁定疑点线索打好基础。审计期间,恰逢胡宏炜妻子要生产,他安排好工作后回到妻子身边,并第一时间报来喜讯,为繁忙的审计组带来了一份轻松和喜悦。

在丹江口市贫困村黄龙村村口,有一条醒目标语“与其让乡愁无处安放,不如让奋斗的青春沾点泥土!”扶贫审计组的五位年轻人善动脑、学理论、有技能、肯吃苦,他们作为注入审计一线的新鲜血液,激活了扶贫审计队伍的“一池春水”。作为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通过扶贫审计,他们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国家的进步与发展。审计之初,审计人员从武汉到丹江口要坐5至6个小时的长途汽车,不然就必须坐2小时的动车到谷城,再转乘1个小时的汽车才能到达。审计期间,大家见证并经历了汉十高铁的开通,武汉到丹江口只要2个小时就可直达,大大缩短了出行时间。

已经58岁的办领导余远华工作后参加审计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对丹江口水库的审计,这次他又来到这个熟悉的地方,对审计现场进行检查指导。他带领大家参观丹江口工程展览馆,现场上了一场生动的党课,“走进羊皮滩,两岸是荒山;喝的是泥巴水,住的是油毛毡”这是当年丹江口水库建设者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建设者上下同心,保证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为今天的南水北调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恰逢国家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重大发展战略的历史时刻,审计人员既面临着更广阔的审计舞台,也承担着更加重大的审计职责,通过扶贫审计的一线锻炼,武汉特派办的年轻审计人正在为以后担当重任充满电、蓄足能。(王伟 胡宏炜 尹祎)

责任编辑:欧立坤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