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徽在扶贫一线闪耀——记运城市审计局派驻常马庄村“第一书记”马俊献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29日】
【来源:中国审计报】
字号:【大】 【中】 【小】

2015年7月,山西省运城市审计局综合科科长马俊献受组织委派,担任夏县埝掌镇常马庄村“第一书记”。开展帮扶工作两年多以来,他倾心服务、真情奉献,为常马庄村寻资金、找项目、拢队伍、聚民心,使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由2014年的56户221人下降为目前的4户5人,达到贫困村退出验收标准。

一、规范组织生活。人们常说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为此,马俊献首先规范了“三会一课”制度,使村党支部组织生活进一步严肃起来、规范起来;建立了村党员微信群,传达中央、省、市、县相关政策和精神;坚持与党员干部谈心谈话,及时掌握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情况,经常组织党员开展学习和义务劳动,组织党员带头脱贫致富,动员有带动能力的党员结对帮扶,合力攻坚脱贫。此外,他还认真坚持村务公开制度,村内的财务和大小事情及时向群众公开,真正实现了党员群众广泛参与民主管理,不仅使百姓气顺心平,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还减少了决策失误。

二、建设基础设施。马俊献在深入调研、广泛吸取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理清了该村的发展思路,决定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取信于民。常马庄村农业生产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集体经济收入为零。在走访调查中,马俊献了解到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有两点:一是灌溉井私有化,部分村民浇地困难;二是田间道路坑洼不平,农业机械操作十分不便,影响了产业发展。他带着手机拍摄的照片和实施方案回到局里,在局领导的帮助下,积极寻找资金、项目支持。在相关部门的帮扶下,投资72万元,打机井两眼,改造灌溉管道,基本解决了农业灌溉问题;投资20万元改造田间道路300米,荒沟造田15亩,既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又增加了集体耕地,增加村集体收入。2015年以来,在马俊献和村干部的努力下,在县委、县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支持下,统筹资金140余万元,实施了休闲文化广场、美丽宜居村和村南街巷道路建设,建起了村日间照料中心、图书室、卫生室等。在这些工程建设中,涉及部分农户院基和房屋搬迁,马俊献二话不说,深入农户家中一户一户做思想工作。这些基础设施使该村实现了巷道全硬化、绿化,形成“三纵三横”的整体格局,村文化室、卫生室、休闲广场、日间照料中心一应俱全,基本达到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美丽宜居村标准。今年,马俊献又协助村委争取“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100余万元,以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三、推进产业发展。经过深入群众掌握情况,马俊献着重在村里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建立和完善投入管理机制和分配机制。根据群众产业发展愿望,经村委研究、征求群众意见,最终决定在该村发展瓜果蔬菜大棚、中药种植等项目。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入资金30万元,目前,发展瓜果蔬菜大棚25亩,中药材150余亩,村集体收入达3万元,贫困户人均收入3000元左右。在帮扶工作中,马俊献和帮扶队员一起置办锅灶、吃住在村,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郑晓雄)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