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姑行
——记成都市审计局外派扶贫干部周庆洪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0日】
【来源:成都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乍然一看标题,不明就里的人多会以为此文是关于一位美丽姑娘的出行散记。殊不知,美姑是四川省凉山州一个贫困县,而县名正是来源于“这里有很多美丽的姑娘”的典故。

此次美姑行的主人公是成都市审计局外派的扶贫干部周庆洪。2018年6月底,他受成都市审计局党组派遣,来到凉山州美姑县实施为期3年的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挂职美姑县审计局副局长分管脱贫攻坚工作。

2019年9月16日,因美姑县审计局派出的九口乡瓦洛千哈村第一书记任期届满无人接替,周庆洪为了更好地靠前服务群众,主动请缨要求下沉一线任驻村第一书记。

时间虽然过去了大半年,可每当周庆洪想起初次进村时那种感觉,心里就疼得发紧,他没有看到传说中的美丽姑娘,看到的只是衣衫粗旧,被贫困束缚着的女人。村民们纯真、期盼的眼神里充满了贫困的印记,令他久久不能释怀,像一个个火红的烙铁灼烧在他的心里,鞭策着他在收官之年奋蹄疾行。

美姑县所在的老凉山纯彝区社会发展严重滞后,自脱贫攻坚政策实施以来,通过“乡三有、村七有、户六有”的基础设施达标建设,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季节性缺水、土地贫瘠山高坡陡、地质灾害频发等自然条件难以改变,千百年来所形成的“重男轻女、薄养厚葬、辍学超生、封建迷信、家支抱团”等陈规陋习无法在短期内根除,成为群众脱贫奔小康路上的“拦路虎”。

周庆洪挂职第一书记的瓦洛千哈村,在2018年达标退出贫困村序列后,又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转型为“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问题。只有思想变,才会天地宽。为此,周庆洪深入调研,因地制宜,将巩固发展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作为第一要务,想方设法在改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改变村民的不良习俗。

为了与彝区群众打成一片,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周庆洪深入农户家中走访,在家徒四壁的屋舍里,他与村民一起蹲着吃烤土豆,喝酸菜汤,在火光中铭记他们黝黑的脸庞,倾听他们辛酸的疾苦。事后,他将走访的情况认真梳理,并针对性地开展控辍保学、四好创建、移风易俗等政策宣传,不仅及时与群众拉近了距离,而且使他快速融入了第一书记的角色。

彝区物质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周庆洪刚到村里时,经常会看到孩子们将村委会的拖布当木马骑行,将村委会的铁大门当秋千玩耍,将泥土石块当成游戏娱乐的工具;大人们则将喝啤酒视为主要的娱乐方式。

周庆洪默默记下这件不起眼的小事,通过发动亲戚朋友开展社会捐赠,获得了一套成人健身器材、一套儿童乐园器具、一台100英寸液晶电视和移动音箱。当这些设备器材送到村里安装起来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着玩耍,大人们高兴得站在一边给自家的娃娃拍照。

孩子们在捐赠的游乐场玩耍

每次,周庆洪休假完自驾回瓦洛千哈村时,车上满载着爱心物资,当村里的孩子经常给他敬礼问好的时候,当村民给他送去萝卜、土豆、鸡蛋、猪肉的时候,他的眼睛里总是盈满热泪。

在周庆洪的感召下,他的同事冯强,成都市审计局一名长期从事扶贫审计工作的干部,利用今年“五一”假期,组织朋友驱车千里来到瓦洛千哈村慰问,给贫困户送上牛奶、衣物、学习用具等,鼓励孩子多读书,走出大山回报社会。

冯强(中)慰问贫困户

爱唱歌爱跳舞是彝区百姓的自然天性,为了发挥寓教于乐的催化作用,周庆洪挑选和发动文艺骨干组织村民排练演出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达体舞,受到了村民的热烈响应。正式演出当晚,周庆洪仿佛突然置身于一个陌生的色彩斑斓的世界,他初进村时那些蓬头垢面的村民不见了,映入眼帘的是一群孩子样天真、活泼,穿着炫丽民族盛装的兄弟姐妹。他和村民一起陶醉在篝火的温暖光亮里,达体舞的美妙舞姿和豪情音乐一直回闪在他的脑海里。文体娱乐条件的改善,使村民们很快完成了集体变脸,大家开始注重个人形象、卫生习惯和精神面貌,不讲卫生的痼疾在短时间内明显扭转。

好事就要办好,善事就要善做。今年4月19日上午,社会慈善机构——自贡众缘普济慈善促进会在老凉山开展选点试探性资助活动。在为瓦洛千哈村发放衣物和营养食品时,周庆洪组织村组干部全力配合,在首次为全村儿童发放约20万元的营养早餐食品、为全体村民发放大量衣物的过程中,不但未出现哄抢失控等场面,而且干部群众表现出了很高的觉悟,物资均匀有序分发,资助方的爱心得到尊重和传播,受到了对方的高度赞扬。

该机构秘书长杨秀明听说资助效果超出预期后,当天下午便专程驱车到村里调研考察。事后,周庆洪和杨秘书长达成了进一步推动该机构在瓦洛千哈村长期实施社会扶贫的一致意向。晚上,他受杨秘书长邀请,又专程到他们长期帮助的往日麻风村今日样板村的瓦吉吉村参观。截至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由该机构派出专人驻村,推动瓦洛千哈村“四好创建”和择优资助儿童到自贡助学中心就读的合作意向。自从有了该机构的全力资助,瓦洛千哈村儿童的营养得到了科学改善,部分品学兼优的困难儿童也有望接受更优质的教育。一时间,全村的环境卫生习惯和村民精神风貌得到根本好转,脱贫成果将在“户一超六有,村一低七有”之外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激发村民自主创业,周庆洪积极向成都市审计局报告扶贫进展情况,争取到20万元的产业发展资助资金。随后,他依托本村能人带头发展以养殖业为主的集体经济产业,目前已有两家投产、一家在建、一家拟建,其中存栏跑山鸡2000羽、美姑黑山羊100只,初步营造出发展本地优质产业脱贫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村民自办养鸡场

深度贫困地区的发展进步最终需要依赖本地干部治理能力的提升和群众的配合,彝族群众几千年来形成了以家支为界划分利益的陈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各项惠民政策的有效落实。对此,周庆洪到任后一直将“打造一支永不离开的综合帮扶队”作为根本大计来抓,把调动群众参与和监督政策落实作为切入点,力主建立了村民微信群,并及时在群里宣传解读党委政府的富民惠民政策。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群众敢于公开质疑了,干部也能主动解答了,村民们看到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落实的社会效益。

在实施综合帮扶的同时,周庆洪手把手帮助村组干部独立开展工作,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树立群众威信和提高工作能力。当遇有困难、风险和纠纷时,他与他们并肩战斗绝不退缩;当出现有利于树立威望的机会时,他帮他们出谋划策甘做幕后工作。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村组干部的基层工作能力普遍提高,特别是书记和村长已能在电脑上独立操作办公软件,为瓦洛千哈村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针对村民农产品自产自用尚未转化成商品的实际,周庆洪指导村民嘎铁克子开办了第一家网店售卖以核桃为主的土特产,同时积极发动朋友同事上线购买,发动驻村工作队员线下购买,仅2019年,就以平均高于上门收购价1元的价格采购了约6千元的核桃,首次在瓦洛千哈村开辟了通过网络、依托快递外销土特产的渠道,为村民致富增收带来了新希望。

扶贫路漫漫,任重而道远。除了生命可以不断繁衍生息,希望也是能够不断繁衍生息的,还有许多禁锢在彝人心中的希望正等待打开。(史桢玮)

责任编辑:蔡波涛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