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审计署企业审计司冯欣荣:遏制腐败会影响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吗?
冯欣荣(审计署企业审计司)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30日】
字号:【大】 【中】 【小】

    2013年年中,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2012年同期出现下滑,全国财政和中央财政收入也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于是,社会上开始出现一种论调,认为中国公款消费数额巨大,“八项规定”实施以来,高档餐饮业经营下滑、高档烟酒等消费品销量大减,在经济处于总需求不足的大背景下,消费不足对我国经济增速产生明显抑制和负面影响。

    无独有偶,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很大成就,深受海内外关注。特别是最近一年来,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高管频繁落马,甚至包括53户重要骨干企业的“一把手”,涉及人员级别之高、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前所未有。腐败分子被调查处理,不但赢得了社会民众的广泛赞誉,也让无数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和信任大增。但与此同时,反贪腐影响改革进程、影响经济发展的论调又粉墨登场了,甚至形成了所谓的“反腐影响经济增长论”——有人说,国有企业处于经济生产第一线,反腐败形势紧张让企业领导不能搞公关、无心推生产,经营业绩明显下滑;也有人说,政府公职人员不拿钱就不会办事,与改革相关的很多措施在反腐败的大形势下难以推进,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如此等等的言论甚嚣尘上,在社会上还相当有市场。

    事实上,这些所谓“八项规定”影响经济和反腐败影响经济增长的论调,其目的无非是想力图维护少数人的腐败利益而已。不可否认,长期的公款消费对经济有一些拉动作用,“八项规定”对短期内的经济增长也确实造成了一些影响。但是,这种公款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远远小于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造成的危害。公款消费,不但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党和政府形象,而且造成贫富悬殊、助长了铺张浪费和奢靡之风。从经济层面来看,由于公款消费拉高了物价,使得百姓消费不起——敢问有几个老百姓自己出去吃饭会点动辄成千上万的鲍鱼鱼翅、茅台拉斐?实际上,我们所说的消费不足绝不是公款的腐败消费,而是居民的消费不足,拉动经济归根结底还要依靠百姓消费。中央推出“八项规定”后,虽然高档餐饮业、烟酒和服务业萧条了,但适用百姓消费的中低档餐饮业和服务业已经火爆起来,居民消费潜力被释放出来了。这才是经济的根本动力。怎能说反腐败影响经济增长呢?

    “反腐影响经济增长论”的逻辑也大抵如此。从现实情况来看,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强化管理,加强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大增强,发展质量和运营效率大幅提升。截至2012年底,仅中央管理53户重要骨干企业资产总额就达25.47万亿元,比2008年增长71%;2012年营业总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达到17.33万亿元和1.06万亿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86%和77%,有31家进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还通过上缴税金、国有资本收益和国有股转持社保基金等方式,为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积累财富。不少人认为,在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中,企业高管功不可没,即便有一些腐败行为,也与国情社情和体制缺陷密不可分,属于情有可原的“发展型腐败”,这将促使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实现“双赢”,事实果真如此吗?

    审计署审计工作报告反映,2013年审计的11户中央企业,2009年至2012年,企业资产总额和净利润分别增长50.25%、35.02%。但抽查发现,因违反“三重一大”决策程序、缺乏可行性研究论证以及决策内容不符合规定等重大事项决策不规范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或潜在损失134.68亿元,其中中石油集团的油气开发、并购重组、国有资产处置等过程中,一些企业管理人员滥用职权、违规决策,甚至与民营企业或个人串通牟取私利,严重损害国有权益。可以看出,在这些企业总体经营业绩逐步提高的同时,慷国家之慨、腐蚀国家利益并为个人攫取政治和经济利益等违法违规问题时有发生,甚至有些演变为集体性质的窝案、串案,对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例子:一辆车原来以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前进,后来在一个反向作用力的影响下,以4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继续前进。有人就会说:“这个反向作用力推动了这辆车以4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前进。”但我们都知道,假如没有这个反向作用力,这辆车会前进得更快。同理,假如没有腐败或很少腐败,经济会发展得更快。

    宪法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换个角度来理解这段话,国有企业在这些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也拥有相当大的权力,而权力特别是没有有效监督的“绝对权力”恰恰是滋生腐败的土壤。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对资源配置、工程建设、资本运作、营销采购、产权交易、对外投资等重点领域掌握决策权、执行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的关键岗位就是风险集聚高发之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同时指出国有企业必须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近年来,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颁布,审计署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牢牢把握“权力”和“责任”这两个关键点,锁定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对企业领导人员和重点岗位人员廉洁从业情况以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情况进行监督,不断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对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毋庸讳言,腐败风气盛行,必然会出现官商勾结、暗箱操作、权钱交易等情况,从而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阻碍经济发展。如果遏制腐败掣肘了国有企业发展的话,那么,这种发展本身就值得怀疑,极有可能是为腐败保驾护航的发展,这样的发展失民心、丧民意,得不偿失。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