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重庆特派办张爱华、徐子琦:审计在促进国企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不可缺席”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14日】
【来源:审计署办公厅】
字号:【大】 【中】 【小】

629日,受国务院委托,刘家义审计长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国务院关于201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通过对中央国有企业财务收支审计结果进行公告,持续推进政务公开,有效确保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纵观近年来的审计工作报告,随着审计的持续推动,国有企业守法意识普遍增强,依法经营能力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被俗称为“牛皮癣”的老问题,如挤占挪用资金、虚列支出、资产管理和处置不规范,违规出借资金和担保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损失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内外监督不到位、个别领导人员自身素质不过硬等因素外,最主要的还是来自于体制机制的缺陷,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逐步加以解决。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方向。2015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国有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要科学界定国有企业功能,对国企实行分类改革和监管;引入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提高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水平;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之后,国务院又相继印发一系列国企改革指导性意见。这些文件为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对国有企业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办国办《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对国有企业审计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加大改革促进力度,完善审计制度,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职情况进行审计全覆盖。在当前我国经济形势面临新常态的情况下,审计部门应积极调整审计思路,建立与国企改革相适应的审计监督体系,助推国企深化改革,使企业承担起相应的社会和战略责任。

一是关注国有企业改革进展情况,以国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规定及调控政策为依据开展政策执行跟踪审计。首先,密切关注国有企业分类改革、股份制改革、国有企业布局调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一系列的改革重点,跟踪并及时反馈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新的建议。其次,关注不同分类企业的功能及运行情况,针对不同企业设立不同的审计目标,进行有重点的审计,如对公益性的国有企业,重点关注国企的社会和政策职能评价;对竞争性的国有企业,重点关注国有企业的经济功能。通过审计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和国有企业功能的履行,发挥公益性国有企业和竞争性国有企业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作用。

二是关注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情况,以中央五大经济任务为依托,检查企业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方面的政策执行情况,如检查国有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战略性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节能减排等重大决策部署和宏观政策措施情况,促进国家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为国有经济实现战略性转变发挥作用。同时加大对涉企收费行为的审计监督力度,通过揭示政府部门和单位违规向企业不合理收费等增加企业负担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建立健全企业减负工作长效机制。

三是关注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情况,在分析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关注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交易和事项,加大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产聚集的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审计力度,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通过揭示和反映企业内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国企完善内部管理、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制度设计与执行层面堵住漏洞。(张爱华 徐子琦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