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重庆特派办赵静怡:为审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点赞”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14日】
【来源:审计署办公厅】
字号:【大】 【中】 【小】

629日下午,刘家义审计长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国务院关于201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对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资金等多项专项资金闲置浪费、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相关项目建设进度缓慢等问题进行了揭示,也客观公允地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环保资金使用效益,完善水污染防治相关政策和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实施的措施建议。对于审计指出的问题,相关部门表示,正在研究完善制度,采取措施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纠正,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和闲置资金的使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建设、绿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主旋律。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对此,笔者认为,经济新常态之下,一方面是部分企业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面临着“要生存还是要环保”的抉择,另一方面是公众对环境质量需求的日益增加,与环境相关的突发事件很轻易地就能成为一时热点,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的“攻坚战”进入新的阶段,水污染防治由于淡水资源的稀缺和与大众生活的紧密相关,正面临严峻挑战,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实施状况较差、控制目标没有达到、投资额不能到位、项目实施率较低、企业超标排放等。水环境保护治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资金投入大、见效慢的长期工程,而由于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部分地区存在“九龙治水”情况,水污染防治涉及部门多,统筹协调难度大。据笔者所了解的情况来看,以建设一家污水处理厂为例,选址和规模是由国土、规划部门确定,主体工程是当地政府或者融资平台为业主负责建设,污水管网是市政部门建设,验收和监测是环保部门,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污水处理厂进度缓慢或者建成后低负荷运转。所幸的是,这些问题在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中都被审计机关及时地揭示了出来,并开出了行之有效的“药方”。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水环境审计工作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从审计工作报告可以看出,水环境审计工作的方式和重点,正在由财务合规性审计向环境绩效审计转变,审计的内容更加细致化、专业化,审计覆盖面也在逐渐扩大。笔者相信,依托该项审计,必将促使水污染防治相关政策和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保障水污染防治资金依法依规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统筹协调多部门合作,进一步减少资金浪费和闲置。作为社会公众,我们乐见审计机关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在水环境审计这一领域“大有所为”,为大家的“青山绿水”再操操心。比如,积极尝试对被审计单位的污水在线监控系统进行审计,围绕系统数据库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以及在线监控系统设计、运行管理是否符合有关内控制度的要求等方面进行检查,看一看测试监测数据转换的准确率、检查废水流量设备的比对监测情况、测试废水采样频率在线监控系统否达到国家标准。

最后,笔者认为,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缓慢、水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闲置等问题其实只是我国水污染防治进程的一个表象,在它背后存在的一个真正问题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我国政府还未能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间找到平衡点,这需要其积极改变旧理念,适应新常态,通过发展绿色经济调整现有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竞争力,通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环境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特别是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独立、客观地承担着监督和评价的职能,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对审计机关为此付出的不懈努力,应该毫不吝啬地“点个赞”,同时,我们也期待他们采取更多务实、有效的行动。(赵静怡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