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兰州办王德君:新常态下的央企审计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6日】
【来源:审计署兰州办】
字号:【大】 【中】 【小】

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作为国民经济主导力量的央企,担负着引导经济结构布局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职责。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审计署进一步加大了对央企的审计力度,通过领导人员任期、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涉企收费审计等方式,对中央企业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财务收支情况、三重一大事项、企业提质增效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的审计监督。审计范围涵盖更广,审计发现的问题更聚焦,相应的审计整改和问责力度也更大,这必将对中央企业进一步依法合规经营、规范制度建设、完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一、盯住权,加强审计监督执行力度

审计监督是企业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审计是现代企业的“第三只眼睛”,盯着企业合法合规经营,通过查找问题帮助企业完善各项制度,促进规范管理和高效运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督制度,加强对国企领导班子的监督,搞好对国企的巡视,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因此,在深化改革的当下,对中央企业的审计监督尤为重要。

审计监督能够有效遏制腐败,彰显公平正义。当前反腐败问题是我党和全社会的问题,是关系到我党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央企业作为利益寻租的重要节点,长期以来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对中央企业的反腐败,就要构筑强有力的监督体系,而国家审计正是这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审计,揪出“薅社会主义羊毛”的国家蛀虫,惩治腐败并起到警示和预防作用,对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将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

二、促改革,发挥审计监督重要作用

审计能够促进企业进一步完善制度。纵观审计公告揭示出的问题,除了个别人员违法乱纪归咎于个人原因之外,更多的问题是企业管理制度、资金和项目运行机制等原因产生的问题,由于经营和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不完善,使得内部控制弱化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办事效率不高、付出成本较高,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等。通过审计揭示问题,查找制度管理中的漏洞,帮助规范和完善各项体制制度,使国有企业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

审计监督能够推动企业深化改革。当前央企虽然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待完善,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待提高等问题。通过加强审计监督,对凡是制约和阻碍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制约和阻碍结构性改革推进,制约和阻碍创业创新、激发活力等的体制机制性问题要坚决揭示反映,大力推动完善制度和深化改革。

三、适应新常态,开拓审计监督新理念

促进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以“三个区分”打开主动作为空间。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规划“五大任务”,出台了简政放权、减费降负、“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近年来,央企虽然通过提质增效、走出去等方式积极落实中央政策,但也存在着部分政策落实不到位,不作为、慢作为,社会责任与企业利益之间的矛盾不能更好平衡的问题。审计监督应以“三个区分”为标尺,以是否符合中央决定精神和重大改革方向作为审计定性判断标准,揭示问题分析原因,进一步促进企业积极将政策落实到位,促进解决“中梗阻”,打通政策“最后一公里”。

保护改革发展新生事物,辩证地对待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制度的“破”与“立”是常态。既不能以新出台的制度规定去衡量以前的老问题,也不能生搬硬套或机械地使用不符合改革发展要求的旧制度规定来衡量当前的创新事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增强活力和强化监管相结合。通过审计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也要促进国家政策推进落实,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王德君)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