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改革屡出“实招”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2日】
【来源:财政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孙艺珊(审计署长沙特派办)】
字号:【大】 【中】 【小】

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事关改革发展全局和人民福祉,惠及当下、利在长远。这是一场政府的自我革命,要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用政府减权限权和监管改革,换来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释放。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李克强总理曾如此强调。近年来,针对长期存在的重审批、轻监管、弱服务问题,我国屡出“硬招”“实招”,不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微观管理和直接干预,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削减44%,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减少90%,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压减74%,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大幅减少。中央政府定价项目缩减80%,地方政府定价项目缩减50%以上,企业开办时间缩短三分之一以上,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一站式服务等举措。各地区各部门找准自身在放管服改革推进中的方位,明确自身改革“短板”,有的放矢推进服务便民化。从破除审批关卡到打破证明围城,从减少公章旅行到结束公文长征,形成了“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一批改革经验,备受诟病的“人在证途”现象得到有效改善。

改革成效如何,群众和企业满不满意、高不高兴、受益不受益是根本检验标准。“近年来政府大大缩短了审批环节,审批时间普遍缩短一半以上”“减负不仅仅是减税,优化营商环境也是为企业减负,减少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就是为企业节约经济成本”“企业办事人员进一个门,就可以办成所有的事,要提交什么材料,先在网上上传,不用企业天天跑腿了”这些企业和百姓的一线感受是放管服改革成果最好的“代言”,群众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政府便民服务,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改革获得感。

放管服改革成效有目共睹,但尚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有网民反映,一些已取消的资格认证死灰复燃,一些“红顶中介”转入暗处照例收费。一些地方和部门设立的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依然是“收发室”“转运站”,有些地方事中事后监管能力仍不理想。今年审计长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报告中指出,在国家重大政策跟踪审计中发现,5个部门和75家单位仍依托管理职能或利用行业影响力通过组织资格考试、评比表彰等违规收费,12个省的27个部门向2000多家单位收取或转嫁审批前置中介等费用,9个地区的23家单位违规预留或未及时清退企业保证金。这些现象说明,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提高放权含金量、啃下改革硬骨头成为新的改革课题,必须持之以恒进行政府自我革命,以壮士断腕精神把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

推进放管服改革,必须久久为功。放管服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改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更要在提高服务水平、营造法治环境等软环境建设上有新突破。各级部门和单位要拿出自我革命的精神和兴利于民的情怀,把不该管的事交出去,集中力量把该管的事管好、该服务的服务到位,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在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放管服改革中,更要从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服务角度加大审计力度,优化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审计促进政策落实、审计促进政策完善的重要作用,让群众舒心、企业顺心,更加充分地享受到放管服改革的政策红利。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