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 难忘舟曲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11日】
【来源:审计署】
字号:【大】 【中】 【小】

 

本期主播:周卉(审计署南京特派办)

 

我是审计署南京特派办周卉。我讲述的故事是在“舟曲挂职的那一年”。

“我原本并没有将泥石流放在心上”,2010年8月8日清晨8点左右,这是正在江苏老家休假的张颖得知舟曲发生泥石流时的第一反应。在舟曲待了一段时间,他已经熟悉这个群山环绕的甘南小城,局部的小型泥石流和滑坡间或发生,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然而,从亲友、同事处不断涌来的问候短信,让他觉得有点不对劲了。张颖打开电视,看到了屏幕下方反复播放的滚动字幕。此时,往舟曲的电话已经拨不通了。中午,电视里出现了泥石流现场的彩信照片。到了下午,央视记者已经站在了这个城镇满是淤泥的街道上。新闻里显示,这是舟曲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起泥石流灾害,这也可能是新中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泥石流灾害。

电话打了将近10个小时,最后总算拨通了县审计局办事员的电话。得知局里无人员伤亡,张颖悬着的心才总算放下来一点。

在南京办领导的支持下,张颖决定立即提前结束休假,向着这个挂职(挂职任审计局副局长)的小城奔去——他要和身处逆境的乡亲们战斗在一起。火车、大巴、面的、货运三轮,迎面驶来的是运送遇难者遗体的三轮车,死亡的气息不可抑制地窜入身体的每一处神经。两天一夜,倒了七八次车,最后几公里张颖是扛着箱子徒步走到局里的。平时熟悉的街道、房屋已经被夷为平地,到处一片狼藉,租住的宿舍离泥石流冲过的路线不足二十米之遥,已被划成危房,只好在办公室凑合。

第二天一早,张颖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灾后工作。晚上,在这天的日记里,张颖是这样写的:“城关镇政府为救灾做了很多的工作,不过也有一些漏洞,有些审批手续不全,相关的登记信息也不是很齐全,可能会给居心不良者钻空子,也会给今后的审计带来困难。”对于他来说,审计,或许是灾后工作的本能反应。

时间倒回一年前。到审计署南京办工作仅一年的青年干部张颖选择了到甘肃舟曲县审计局挂职副局长。彼时的他很有些担心,但也只能顶着压力全心投入,迅速熟悉县局的审计业务。

其实很多时候,精神层面的力量显得比技术更为重要。在对县某局原局长的离任审计中,张颖发现该局隐匿低保专项资金私设账外账,并挪用低保专项资金用于弥补行政经费不足。以往,县局的同事们看到账目总数对了就可以结束工作了;但这次不一样,张局长带着他们一笔笔核对花名册,很快就发现了有几页是重复的。张颖随即带人到信用社延伸调查。但是,由于时间太过久远,信用社电脑升级,已打印不出对账单了。他们又到档案室查阅手工账簿与原始凭证。最终发现该局隐匿低保专项资金6次,私设小金库等问题。最终,该问题和相关责任人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这也成为舟曲县审计局成立20余年来的第一起移送案件。

特派办深入挖掘的工作作风被这个年轻人带到了祖国的西北,并传递到另一群年轻人身上。泥石流灾害后,审计局所有的审计人员都放弃了休息,深入社区和单位,走访受灾群众,积极开展救灾资金物资跟踪审计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整改。如城关镇月圆村受灾群众人数统计,灾前是360人,灾后还是360人,张颖敏锐地指出问题,经督促,该镇的各个村和社区很快整改规范,退回了多领取的应急生活补助金25万余元。

9月1日之后,县城所有款项的审批手续规范起来,泥石流发生之后全是白条的情况也逐渐被整改。而原本应在9月结束挂职的张颖,为了泥石流灾害救灾物资审计的跟踪工作,一口答应了审计局局长的邀请,继续留在舟曲,延期工作至年底。这个说着软软的普通话、一点不能吃辣的江苏人,将西北边陲小城舟曲融入到了自己的生命。(江江 周卉)

 

张颖在舟曲泥石流现场

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南京办领导奔赴舟曲慰问挂职干部,图为挂职干部的办公室兼宿舍

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后,南京办及时开展捐赠救助,图为捐赠仪式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