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的审计坚守之十八:春风送暖伊祁山
——审计署定点扶贫河北省顺平县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0日】
【来源:中国审计】
字号:【大】 【中】 【小】

伊祁山位于河北省顺平县境内,史书记载“尧生伊祁”,顺平县是尧帝故里。自华夏文明兴起初期,这里就一直是农业生产的核心区域和农耕文化的重要传承地。

顺平县也是革命老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英雄儿女辈出。抗战时期,其西北部白银坨周边地区是冀中军区可靠的后方基地,深山峡谷中隐藏着冀中军区兵工厂、后方医院和后勤机关,为冀中抗战前线保障供给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穿越时空80余载,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谋幸福的脚步从未停歇。1996年,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燕山—太行山特困片区县的顺平县,成为审计署定点扶贫县。自1997年开始,审计署向顺平县派驻挂职扶贫干部,与这里的群众一道勠力同心决战贫困。穷根子,如何拔?“药方子”,如何开?顺平何以顺平,何以长久顺平?对此,审计署探索了24年,努力了24年……

倾心倾力  既绘底色又提成色

审计署党组始终把定点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决策部署,创新工作机制,多方统筹资源,带着感情和责任扎实推进对河北省顺平县的定点扶贫工作。

24载,倾心倾力、常抓不懈。审计署党组把对顺平老区的帮扶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经常听取顺平县扶贫工作汇报,每年至少两次进行专题研究。在田间地头、在农户家中、在山区小学、在偏远村镇,留下多届审计署领导的足迹,走访慰问、调研指导,共话脱贫、共谋良策,从全局高度“研制”顺平县经济发展的“药方”。

24载,曙光在前、重任在肩。审计署不断加大对顺平县定点扶贫投入力度,将补短板、强基础、惠民生、育思想作为帮扶重点,创新工作机制、整合扶贫资金、聚合扶贫资源,在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旅游开发、培养新兴业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动顺平县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24载,前赴后继、攻坚克难。审计署坚持脱贫工作与锤炼作风、锻炼队伍相统一,让敢打硬仗的审计干部上最硬的战场,先后选派14名有责任、有情怀、有担当的审计干部前往顺平县挂职或驻村。这些审计干部不负组织重托、不负百姓期待,扎根农村广阔天地,倾力绘制精准扶贫底色,提升全面脱贫成色。

一程程山水相迎,一棒棒赓续奋斗。将困难精准化解、把问题踩在脚下,审计署与“久困于穷,冀以小康”的顺平人民同心拔穷根、共啃硬骨头。

定点帮扶,“帮”的是贫与困——

在顺平,修路曾经是群众心中最大的愿景。一路通,才能百业兴。审计署为此奔忙,先后协调有关部委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107国道公路—铁路立交桥、顺神路和腰隘路,为山区群众打开山门,开辟外销内运的脱贫通途。

蒲上镇西南蒲村,硬化后的主干道和连户路让村子旧貌换新颜,道路平坦了、路灯亮了、监控设施装了、村民笑了。路,是新路,亦是心路。

安阳乡西白司城村,相比于腰包瘪,村民更怕水缸干。一口直径10米、深16米的大井,为30余公顷果树“解了渴”;一眼深水机井,4000余米管道铺设入户,让人畜饮水不再愁。饮水思源,村民们心怀感激,是审计署协调来的125万元资金为民解难引水来。

蒲阳镇永禄村,曾经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穷乡僻壤。2018年、2019年,审计署先后筹资48万元建起六座草莓大棚,村民很快便尝到了甜头。村民算了一笔账:同样一亩地,大棚经济作物年收入约8万元,比传统大田作物高出近80倍。接下来,村民们开始自发建大棚,规模产业日益形成,赚到手的钱一年比一年多。谈及现在的生活,永禄村党支部书记高月朝用了一句歇后语来形容:拖拉机上山——轰轰烈烈。

顺平县城,坐落着一家现代化眼科医院,是由审计署协调央企扶贫基金投资1000万元建设而成。目前,医院实施的“眼科医疗精准扶贫·央企扶贫光明行”公益项目,让越来越多眼疾贫困患者通过免费治疗重获光明。61岁的贫困户马志英在摘下左眼纱布的那一刻,笑得合不拢嘴:“这回又可以下地干活儿了!”她看清的不仅是脚下的路,更是通往富裕的小康之路。

审计署派驻顺平县扶贫干部(左一)(左一)看望“眼科医疗精准扶贫•央企扶贫光明行”公益项目资助的贫困患者。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贵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政治站位,扛起政治责任,视河北为故乡,以扶贫为己任,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持续加大帮扶力度,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20年5月,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为审计署发来感谢信,将敬意与感谢融入字里行间。

定点帮扶,“扶”的是智与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抓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

“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心系家乡,以优异成绩回报社会。”2013年1月,在顺平县审计长奖(助)学金发放现场,35名首批受助贫困生从时任审计署副审计长、现任审计署审计长侯凯同志手中接过助学金,这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激励,饱含着审计署党组对莘莘学子的关心与厚爱。自此,审计署每年都从办公经费中精打细算节约30万元,设立顺平县审计长奖(助)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资助贫困、残障、孤儿等特殊学生群体。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180万元,2000余名学生受益。

2012年至今,审计署通过募捐等形式,累计筹集资金41万余元,为顺平县安阳乡中学援建当地最高标准的电教室、新建供水设施和管网、修缮学生宿舍,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2015年、2016年,审计署按照“覆盖全县、轮次配置”的原则,累计出资80万元,为全县10个乡镇小学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2011年至今,累计捐款近20万元,用于顺平县特殊教育学校维修和更新教学与生活设施。2020年,审计署协调各类帮扶资金1007.4万元,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学校项目建设……

让乡村学校好起来、山区学生笑起来,让教育的雨露沁润每个孩子的心田,审计署为此坚持不懈、绵绵用力。

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在审计署大力推动下,送培训、送技术、送服务等一系列“授人以渔”的有效举措,已成为提升顺平县基层干部和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金钥匙”。

针对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审计署培训基地多年来定点向顺平县招收待业青年;联系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开展顺平县“助困汽车美容技能培训”项目,免费招收贫困家庭子女到北京学习技能并帮助就业。在审计署扶贫干部推动下,2019年至今,顺平县组织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农业技术人员400余人次。2020年,组织顺平县176名基层党员干部和致富带头人赴北京市石景山区参加基层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2017年至今,组织开展审计业务培训班、财务培训班共5期,培训基层干部近200名。

峥嵘岁月,攻坚时刻。从产业到教育,从物质到思想,在24载驰而不息的扶贫征程上,顺平县始终是审计署心之所牵、情之所系。

固本培元 重当前更利长远

春风化雨,老区新颜。截至2019年年底,顺平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1996年相比,分别增长5.1倍、14.8倍和4.5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4年35242户102078人降至目前72户15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06%。2019年5月,河北省政府正式批准顺平县退出贫困县序列,顺平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顺平县实现脱贫出列后,审计署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持续推进帮扶工作,把发展带动能力强的扶贫产业作为重要抓手,扎实巩固脱贫成果。

金线河现代农业园区位于顺平县东南角,放眼望去,一片绿意,园区内的喷灌基地正在进行高效节水灌溉作业。

在项目建设之初,不小的资金数目着实让当地政府犯了难。在审计署的全力协调下,3000余万元改造资金拨付到位,现在灌溉一亩地所需电费比之前节省一半,比大水漫灌节水80%。目前,该项目惠及顺平县5个乡42个村,总计2260余公顷林地。不仅如此,喷灌基地还成了村民家门口的“聚宝盆”。当地不少村民外出打工,家里的土地一直荒着。现在,村民们把土地承包出去支持项目,土地有人耕种了,还能拿到分红,实属一举两得。

审计署派驻顺平县扶贫干部(右二)在饮水改线项目现场查看工程进度

曾几何时,水资源短缺挡住了顺平人脱贫致富的脚步。随着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广泛推广,顺平县的灌溉难即将成为历史。2017年以来,顺平县推动实施的中央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涉及15个村1100余公顷农田。审计署协调帮扶资金,对5个乡42个村2260余公顷林地进行节水灌溉改造;向水利部、河北省水利厅争取各类水利项目资金累计6328.69万元,为顺平传统林果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条件。近年来,在审计署推动下,国家地质调查局先后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帮助编制顺平县水文开发规划和《顺平县自然资源图集》,为进一步提高县域水资源利用科学性,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一定要为农民树起一座稳定脱贫、防止返贫的产业‘靠山’……” 在安阳乡西白司城村村民委员会,审计署挂职顺平县委常委、副县长仇凯正在与保定市审计局驻西白司城村第一书记王世良商量新上马的项目。自到顺平县挂职两年来,仇凯已是这个村的“常客”。

在审计帮扶干部推动下,经过近一年的筹备,顺平县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在今年6月签订了生态绿色种植技术合作项目,该项目集产、学、研、游于一体,总投资4亿元,项目办公室就设在西白司城村。

“引入的帮扶项目规模越大,越要一点一滴做实,避免贪大求全。”

“可以先从建设试验田开始,进行滚动开发,打牢基础。”

“审计署自有扶贫资金要发挥带动示范效应,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

你一言、我一语,在热火朝天的讨论中,西白司城村的发展方向愈发清晰。

“村里的太阳能路灯、直饮净水设备让村民生活方便了许多,这几年审计署对我们的帮扶是实实在在的。”王世良感触颇深,“看到审计署派来的干部日夜埋头苦干,我们也不敢懈怠。”

2018年以来,审计署直接投入资金326.42万元、协调引进资金2.16亿元,聚焦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脱贫后返贫。

曾经,面对贫瘠,村中老人对年轻人常说的是“有本事就出去别回来”。就这样,当年不到20岁的齐耕走出偏远山村,经过十余年打拼,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公司。

2015年,她毅然选择回乡创业。“真正能够改变命运的,是党的政策和自己的双手。”顺平县事业兴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经理是齐耕的新身份。让乡亲摸得清市场、看得见希望,让以电商销售为平台的脱贫路子越走越宽,是她最大的心愿。

近年来,审计署在推动顺平引入规模加工型企业、延长产业链的同时,帮助引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资金1500万元,全力培育电商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破解销售瓶颈,促进农民增收。两年来,顺平县建档立卡贫困村电商服务覆盖率达到100%,累计开展电子商务岗位培训1000余次,电子商务交易额27198.4万元。目前,占地1万平方米的顺平电商物流中心已取得建设用地指标,即将开工建设。建成后,顺平农产品销售方式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在审计署大力推动和支持下,2020年10月,顺平县成功入选河北省第一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名单,这将推动该县以数据信息为核心,聚焦优势方向先行突破,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发展引擎。

“现在,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像齐耕一样,越来越多身在异乡的顺平人回来了,他们身体力行改变着自己的家乡……

同心同向  “扶上马”再“送一程”

审计署派驻顺平县扶贫干部(右)在安阳乡北湖村走访

在审计署的帮扶下,顺平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结合土地富硒和富锌的优势,摸索出林果产业脱贫道路,并按照“山上建基地、山下建市场、山外找销路、科技创高效”发展思路,将鲜桃种植作为山区群众增收的重要产业。

“单果重700 克、含糖量17.4%,恭喜‘大京红’获得‘桃王’称号!”2020年7月,在由审计署援助的顺平县伊祁山第一届“桃王”争霸赛上,河口乡康各庄村陈俊青选送的品种夺得桂冠。获奖果品竞拍所得9万余元,全部用于购销河口乡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的果品。

赛前,各村经层层筛选,推荐3至5户桃农参赛,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至少两户。现场由省市桃产业专家组成评审团从果型、色泽、重量、甜度等方面进行评判,获奖者会获得价值600元至3000元不等的有机肥。“只有不断提高品质,才能提升顺平桃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陈俊青说,种了几十年的桃,他见证了顺平桃品质一年比一年好。

目前,顺平县有果树2.36万公顷,其中桃树9600余公顷,年产量达到8.4亿斤,全县林果年均产值10亿元。林果种植虽然给顺平果农带来了可观收益,但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张国桥是望蕊山庄的负责人,顺平县远近闻名的种桃大户。在他的带动下,周边村200多名贫困户实现了稳定脱贫。今年6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冰雹让他的果园损失不小。像他一样,遭受损失的顺平果农不在少数。

此时,仇凯比果农更急:“砸坏的岂止是果子,还有乡亲们的生计和希望。”他广泛查阅资料、多方走访咨询,很快与国家气象局取得联系。“一门高炮至少能保护4600余公顷果园免受雹灾侵害,效果不错。”经实地调研后,气象专家提出建议。事不宜迟,在仇凯的极力推动下,高炮调拨手续很快办妥。三天后,一门“三七”高炮运抵望蕊山庄。

8月的一天午后,天色阴沉,雹云翻滚,高炮迅速进入作业状态。隆隆炮声响起,炮弹直冲云霄,使裹挟在积云里的冰雹化成了一场温润细雨。张国桥揪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如今,在顺平县,农户“想干事、要干事、干成事”的信心特别足。他们说:“国家政策好,又有像仇县长这样的好干部尽心帮助,没有理由不往前奔。”

入夜,桃园里荧光点点。家住河口乡马各庄村42岁的脱贫户李运洲和妻子戴着头灯,在桃园里忙活着。“这个时段温度低,湿度合适,摘桃最好,利于保证新鲜度。”每周三,李运洲都会将精挑细选的1500个鲜桃运往180多公里外的审计署,供职工午餐时段享用。“感谢仇县长帮忙牵线搭桥,让果子卖出了好价钱!”李运洲有感而发。

以前到了农产品上市旺季,一些收购商压低收购价格,搞“一言堂”,往往导致农户“丰产不丰收”,增收不明显。

消费扶贫为农户分忧解难。两年来,审计署从顺平县直接采购农产品价值108.4万余元,并推动20余家在京单位通过消费扶贫、以买代帮等形式,帮助农户打开销路、增加收入。作为顺平县“当家人”,仇凯俨然成了农产品代言人,借助“2019中国旅游大奖”年会、北京新发地展销会、北京金融街展销会等契机,他不遗余力地推广宣传,并为顺平县农产品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注册了“尧乡优鲜”公共区域品牌,助力提升优质农产品知名度,打通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

乡路弯弯,延伸希望;桃李芬芳,孕育梦想。在顺平,每一名贫困户都有一个自己的战场。“扶上马”再“送一程”,为群众脱贫解决后顾之忧,以持续“造血”推动生活改善,曾经的“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慢慢地被改写。

党建领航 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2020年9月22日,审计署派驻顺平县扶贫干部(右一、右三、右四)在西南蒲存于相关企业代表商讨花卉绿化服务合作事项

顺平县蒲上镇西南蒲村是审计署第一书记派驻村,2015年至今,先后有三位审计干部任该村第一书记,帮村里抓党建、强班子,引项目、育产业,推动该村脱贫摘帽。

“之前,这片一直是撂荒地,是审计署扶贫干部帮助建立了农业花卉大棚种植示范基地,现在占地约6000平方米。”基地负责人李帅介绍说。

2018年,依托该村紧邻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地缘优势,审计署协调筹措资金40余万元,建成两个花卉大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8万元。伴随减贫带富成效的日益凸显,村“两委”逐渐厘清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2019年,该村又利用审计署筹措引入的70万元资金,新建三个花卉大棚,并对基地变压器进行增容改造,这将为村里每年再增加7万元收入。

“党员走在前,干事就不难”“砥砺奋进、责任担当”“精准扶贫、脱贫致富”……走进大棚,在勃勃生机的花卉绿植映衬下,一条条党建宣传标语格外引人注目。村民们正在为一大片的盆栽石斛施肥催花。“村里每年拿出2.6万元租金收入开辟了扶贫岗位,最忙时曾提供44个岗位。”李帅说。

“面对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面对未来的乡村振兴任务,关键要建强农村党组织,以基层党建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这样,群众才会紧跟其后加油干。”审计署挂职西南蒲村第一书记胡光武如是说。

2018年驻村之初,胡光武在前任第一书记帮助修缮的党员活动室中,继续丰富党建宣传栏内容,添置教育培训设备用品,不断改善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学习、议事、活动的硬件条件。他还利用数据分析的技术专长,依托微信“管书专家”小程序,建立了手机上的“西南蒲书屋”。目前,书屋有4000余册党建、农业等书籍,满足了本村干部群众阅读需求。2019年上半年,他带领西南蒲村“两委”和部分党员积极分子,先后赴河北省保定市大激店村、河南省兰考县考察学习,找差距、明思路、学经验,推动凝心聚力共奋进。

几年间,西南蒲村由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明星村”。2018年,西南蒲村党支部获得“保定市优秀基层党组织”表彰,该村被保定市委、市政府评为“2016—2017年度文明村”。

近两年,审计系统筹措200余万元资金直接用于顺平县脱贫攻坚。其中,103万元用于推进“两不愁三保障”工作和改善农村党员活动设施,44万元用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县1400余户贫困群众直接受益。2019年,全县126个贫困村以99.23%的群众认可度全部实现高质量脱贫出列,村党支部工作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

李捷,是审计署2019年选调生,曾在西南蒲村驻村锻炼1年。“我与胡书记住在一起,他每天早出晚归,格外忙碌。他常说‘村民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必须一件件一桩桩做实做细’,我一直把他的话谨记于心。”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审计署派驻顺平县扶贫干部(中)看望贫困户

伊祁山下,春风送暖。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乡野,审计帮扶干部既脚踏实地,又仰望天空,他们与顺平人民并肩同行、步履铿锵,全面小康指日可待!(苏曼 高芳婧)

(本文刊登在《中国审计》2020年19期)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