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探索 有益的实践——“两江一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合作审计情况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7日】
字号:【大】 【中】 【小】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以及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保护松花江、珠江和太湖(以下简称“两江一湖”)流域水环境,促进流域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审计署组织和指导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广东和广西6省(区)的审计机关采取合作审计的方式,对“两江一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情况开展了专项审计调查。目前,“两江一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审计调查已经结束,审计调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两江一湖”合作审计工作的基本情况
        环境合作审计模式是近年来一些欧洲国家审计机关为解决跨国界同一流域水污染或资源利用等问题,采取合作的方式开展的一项审计工作。我国地域广阔,流域较多且涉及多个省份,合作审计模式对我国的环境审计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次“两江一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合作审计(以下简称“两江一湖”合作审计)项目是审计署在水环境审计领域组织地方审计机关开展合作审计的首次尝试。该项目在署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由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统一组织,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广东和广西6省(区)审计厅及其137个市(县)审计机关具体实施,共有609名审计人员参加了该项审计,历时半年完成。
        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在组织项目开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认真实施,通过印发统一的审计工作指导方案、组织开展审前培训、加强沟通交流和现场指导、下发工作动态和审计信息及报告框架等多种方式,加强了上下左右的沟通协调和现场业务指导,保证了“两江一湖”合作审计调查项目的顺利开展。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广东、广西6省(区)审计机关领导高度重视这项审计调查工作,精心组织项目实施,认真贯彻执行方案要求,取得了较好成效。通过开展同一流域水环境合作审计,摸清了流域内水环境的基本情况,揭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水环境变化的趋势,交流了地区之间防治工作的基本情况,明确了今后工作的重点与方向,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有关水污染问题的误解,促进了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两江一湖”合作审计项目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提高了对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两江一湖”合作审计项目的开展,使参审的6省(区)及有关地(市)、县(市)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以及被审计单位,对严重制约和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对水环境的保护和污染防治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极大地提高了审计人员对环境审计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也促使审计人员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环境审计工作中。6省(区)的参审人员普遍反映,通过参加这次审计,对环境审计的意义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转变了观念,理清了思路,探索了合作审计的方法,增强了开展环境审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探索了跨省界流域水环境合作审计的路子。
        合作审计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审计机关围绕一个主题目标共同参与的审计,其核心精神和要旨在于合作,主要体现为统一目标、分别实施、沟通协作、共同促进。由于水环境具有区域性和流域性的特征,处于不同区域、流域的审计机关采取合作审计的方式,对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进行审计,更有利于发挥审计监督与服务的作用。“两江一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合作审计,各参审单位在项目组织开展过程中,围绕共同的审计目标,揭露查处问题,分析问题原因,提出建设性意见,督促被审单位整改,上下游沟通协调,共同促进目标的实现,取得积极成效。所有参审人员面对全新的工作,克服困难,大胆实践,对合作审计的目标、内容、程序、方法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
        (三)推动了地方审计机关环境审计事业的发展。
        地方审计机关参加此次审计的同志普遍反映,通过参加“两江一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合作审计项目,不仅提高了对环境审计重要性的认识,而且培养锻炼了队伍,积累了审计经验,推动了地方环境审计事业的发展。他们感到:环境审计的理念得到了转变,环境审计的知识得到了拓展,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审计经验更加丰富,审计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现在开展的环境审计项目,逐步跳出了过去就资金论资金的圈子,上升到了就环保论绩效的路子,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江苏省审计厅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处在这次“两江一湖”审计项目中,具体组织实施了对无锡市太湖水污染治理和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调查项目,在去年底全省优秀绩效审计项目评比中,荣获了“2009年江苏省优秀绩效审计项目”第一名的好成绩。
        (四)促进了“两江一湖”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两江一湖”合作审计项目,共审计调查单位1355个,审计调查资金总额220.03亿元,查出违法违规及管理不规范问题金额23.96亿元,占10.89%,揭示了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责不力、项目建设进展缓慢、资金管理不够规范、部分断面水质不达标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323条审计建议,截至2009年底已被采纳132条,对推动当地水污染防治工作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如,吉林省审计厅报送的多份审计专报得到了省委书记和省长的批示,并向当地检察机关移送一件重大案件线索,有关部门和单位正在采取措施落实省领导的批示;浙江省杭州市采纳审计建议后出台了《关于杭州市区重点纳管排污企业和泵站污水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嘉兴市出台了《嘉兴市市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这些制度办法的出台,较好的规范和推动了地方环保工作。
        三、开展“两江一湖”合作审计的主要体会
        (一)统一思想认识是开展合作审计的前提。
        为组织实施好“两江一湖”合作审计,在2009年年初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令狐安副审计长专门召集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广东和广西6省(区)审计厅厅长座谈。令狐副审计长阐述了开展流域水环境合作审计的重要意义,就如何做好合作审计征求了大家的意见,提出了具体要求,做出了重要指示。6省(区)审计厅厅长都表示要全力组织做好这项工作。去年三月,在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举办的全国资源环保审计培训班上,“两江一湖”项目的参审人员共有60多人参加培训,聆听了署领导的报告和专家教授的讲座,进一步统一了开展环境合作审计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为深入开展“两江一湖”合作审计项目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领导重视支持是做好合作审计的关键。
        审计工作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署领导高度重视“两江一湖”合作审计项目,令狐安副审计长曾专程到江苏、浙江两省调研,了解在同一流域开展水环境合作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了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领导分别到环保部和水利部沟通协调,取得了他们的重视和支持。特别是水利部直属松辽、珠江水利委员会和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为地方审计机关开展“两江一湖”审计提供了大量数据资料和专业技术支持,促进了同一流域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工作协调。“两江一湖”合作审计项目,也得到当地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积极配合审计工作。6省(区)审计厅的厅领导和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领导多次亲临审计一线,现场指导审计组开展工作。
        (三)统一工作方案是做好合作审计的基础。
        为保证“两江一湖”审计项目有条不紊地进行,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按照“统一目标、统一内容、统一报表、统一进度、统一报告”的思路,专门起草了审计工作方案,并召开会议进行讨论修改,随后以署办公厅名义正式印发了工作指导方案。各参审单位结合审前调查情况,因地制宜,制定了符合本地情况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审计的范围、对象、重点和具体工作要求。通过工作指导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制定,使参审人员明确了共同的审计目标、范围、内容和重点以及工作要求,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四)开展审前培训是做好合作审计的重要环节。
        参加“两江一湖”审计的大部分审计人员以往都没有参加过水环境审计项目,在合作审计方面更无经验可借鉴,所以做好“两江一湖”项目的审前培训工作显得尤其重要。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专门为6省(区)审计机关举办了资源环境审计培训班,为了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培训班一方面请环保、水利等部门的专家,讲授相关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政策法规,另一方面请从事过水环境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介绍审计经验和案例方法,帮助大家拓宽视野,开拓思路,明确审计目标、内容和重点。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还编制下发了《“两江一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审计调查操作指引》。黑龙江省审计厅在此基础上,结合试点审计情况,出台了具有较强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审计调查操作细则》,对市、县(市)审计机关开展好此项审计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五)加强沟通协调是做好合作审计的重要方法。
        开展合作审计,必须加强上下左右的沟通协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一方面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沟通协调,及时请求解答审计中遇到的政策、法规方面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做好与各参审单位的上下协调,及时向各参审单位下发了6期《审计工作动态》,先后召开了中期交流会和总结研讨会。6省(区)审计厅也都积极采取多种办法,加强了省与省之间、省内上下级审计机关和同级审计机关之间的沟通协调,起到了统一认识、明确目标、交流信息、化解矛盾、消除误会的作用。如浙江和江苏两省,由审计厅领导带队,专门开展了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审计情况的合作与交流;广西和广东两省区也经常沟通交流工作情况。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大家不仅总结了工作,交流了经验,探讨了问题,还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打下了基础。
        (六)创新审计方法是做好合作审计的重要举措。
        在“两江一湖”合作审计的方式和方法上,各参审单位结合自身和当地实际,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创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采取上下统一组织、点面结合、突出重点、聘请专家指导、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审计等多种方法,取得了良好成效。如黑龙江省通过聘请环保部门和高校专家担任项目顾问的方式,及时解决了审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江苏省和浙江省审计厅利用计算机技术积极探索信息系统审计方法,丰富了审计内涵;广东省审计厅运用管理学理论,有序组织和管理了珠江流域广东省13个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情况审计调查项目;广西自治区审计厅围绕政府工作中心,采取“两个结合”(环境审计与投资审计相结合,财务收支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环保项目跟踪审计,收到较好效果。
        四、深化资源环境合作审计工作的几点意见
        “两江一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合作审计项目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这次环境合作审计只是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还存在许多不足或问题。如合作审计的工作方案还不够完善,地区之间协调沟通机制尚未形成,审计成果(信息)没有完全做到共享,合作审计的优越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总结宣传工作尚需加强等,这些问题需要广大资源环境审计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总结研究,深化认识,统一思想,积极实践,努力改进。具体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对资源环境合作审计的认识。
        当前,无论国际还是国内,环境问题受到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环境保护工作也越来越关注,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这就为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提供了前提条件。为此,各级审计机关应当从建设生态文明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继续提高对环境审计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认识到加强资源环境审计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充分认识到开展资源环境合作审计,有利于及时交流审计情况和信息,有利于系统的揭示区域或流域性的环境问题,有利于共同研究解决同一区域或流域资源环境保护、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跨界纠纷。各级审计机关要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凝聚共识,积极主动将资源环境合作审计纳入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在今后审计项目计划安排的过程中,针对跨界环境污染、生态保护、矿产资源开发等相关内容,增加开展流域区域资源环境合作审计的项目。
        (二)进一步加强对资源环境合作审计的指导。
        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组织和协调黑龙江等6省(区)审计厅实施的“两江一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合作审计项目,是我署在水环境审计领域组织地方审计机关开展合作审计的首次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体现了合作审计的优势。然而,这仅仅是资源环境合作审计的一个开端,合作审计是一个新生事物,仍处于探索阶段,还面临着审计思路狭窄、工作经验不足,横向沟通不力、成果共享不够等问题,这就要求上级审计机关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强对资源环境合作审计工作的指导,着力在选择审计项目、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审计目标、制定审计方案、加强沟通协调、交流审计信息、促进齐抓共管等方面下功夫,花气力,不断提高合作审计的质量和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合作审计理论研究工作。
        合作审计是借鉴国外审计经验而采取的一种新的审计方式。我们在“两江一湖”合作审计实践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合作审计的优势,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环境合作审计的路子,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研究,努力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环境合作审计理论框架与方法体系,为深入开展资源环境合作审计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务指导。为此,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积累和创造审计工作经验;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资源环境合作审计理论研究的力度和深度,提高合作审计理论研究成果的层次和水平,并积极转化成果,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资源环境合作审计的理论,努力使资源环境合作审计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四)进一步加强资源环境合作审计沟通协调工作。
        “两江一湖”合作审计项目的实践告诉我们,合作审计必须要建立协调工作机制,使参加合作审计的审计机关真正做到合心、合力、合审,共同营造思想认识一致、审计目标统一、组织实施同步、信息成果共享的工作格局。只有这样,合作审计的优越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各级审计机关尤其是上级审计机关在开展合作审计工作中要积极做好合作审计的协调工作,建立沟通协商工作机制,加强审计情况的沟通与交流,互通有无,上下联动,共同研究和解决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区域流域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切实提升审计成果质量和水平。
    
【关闭】    【打印】